周二亞洲電子交易時間段,倫敦期銅下跌,主要因爲電價上漲可能導致下遊消費需求減少,從而影響金屬需求。
截至周二北京時間中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三個月期銅下跌1.5%,報9,404美元/噸。
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成交最活躍的11月期銅上漲0.5%,報每噸69,870元,尾隨隔夜LME期銅上漲1.8%的走勢。
在亞洲、歐洲和美國,能源短缺導致最近幾周的電價升至創紀錄水平。周二中國發改委表示中國將建立能跌能漲的市場化電價體系,以解決煤電矛盾導致的電力短缺。
中國央行回收流動性也抑制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中國一家房地產巨頭可能無法再次償還債務,這也令市場對於房地產行業的信心受損。
研究機構稱,9月份中國主要銅冶煉廠的產量環比持平,因爲維修以及電力限制的影響。
此外,智利國有礦業公司Codelco稱今年銅產量將比早先預期增加2%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