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地寫華章—銅冠礦山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剛果(金)和贊比亞項目工地見聞

中國有色金屬報 2018-11-29 15:23

  銅冠礦山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扎根非洲地區承建礦山工程12年,建成了一個又一個項目,目前仍奮戰在剛果(金)、贊比亞國的礦山工地上,在非洲大陸展現着“鑿井鐵軍”的風採。

  剛果(金)金森達項目部

  銅冠礦建公司剛果(金)金森達項目部位於剛果(金)第二大城市盧本巴西市距市區250多公裏偏遠地帶的一個礦區。2013年11月項目開工建設,目前有41名中方員工和近200名剛方員工承擔着金森達銅礦開拓工程施工和中段採礦作業,在國外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條件下,項目部員工們因地制宜、戰勝困難,工作生活與國內有很多不同。

  近日,筆者來到現場,進入生活區要經過一道由剛方人員值守的大門。盡管同車的項目部經理左和每天上下班數次與這名門崗見面、十分熟識,但這次卻硬是被阻擋在門外,剛方駕駛員也下車與他大聲理論。從兩人爭吵中聽出,他在執行礦裏剛出臺的出入掛牌制度,只認牌子不認人。項目部車輛還未來得及辦牌,因而被他阻在門外。看着他黑黝黝的面孔,其呆板、固執的憨態讓人感到可氣,又不得不佩服他的執着。左經理與其上司電話協調,半個小時後車輛終於被放行。這名值崗人員站立一旁,畢恭畢敬地致軍禮。第二天前往入井口下井,經過礦區時遇到了多個持槍剛方人員路崗,無一例外都是一臉嚴肅走到車邊查證件,放行時,一臉笑容舉手敬禮。車上同事們介紹說,剛方人員執行制度非常嚴謹,對中方人員也是十分友好的,都稱呼中方人員是“BOSS”。

  沿着斜坡道進入項目部井下施工現場,巷道四周是譁譁的涌水和劈頭蓋臉的淋水,一會渾身就“透心涼”,拖着腳上重重的深筒膠靴,小心翼翼蹚過了一道道的“地下河”。井下每個採礦、掘進、錨網、安裝、排水等作業點都由一名中方員工帶領六七名剛方員工在工作,有的操作着鑿巖臺車,有的駕駛鏟運機行進,有的一起扒矸石,還有中方員工正在指導剛方人員使用測量儀器測量放線。由於作業面圍巖風化十分嚴重且涌水不斷,圍巖遇水後如流沙,巖層破碎段巷道有員工在打鋼支架支護;採場採礦受淋水影響,員工們都穿着雨衣冒着淋水在艱苦作業。

  項目經理左和告訴筆者,由於礦體走向不規則、厚薄不均,走向傾角22度,項目部採用上向分層採礦法,每月的產量遠高於礦山其他隊伍。每個中段都要施工若幹條倒段風井,項目部採用的上向中深孔分段爆破法不同於國內常見的吊罐法、天井法或反井鑽法,而是應用了國際先進的移位靈活、無軌作業的S7D鑿巖臺車,先打出直徑63毫米、深25米的底孔,經間隔裝藥、分段爆破成型,效率極高。施工一條直徑3米、深度25米的天井,7天就能成井,而且成型極好,若作爲服務井使用,安裝梯子間、平臺等設施,無需作井壁處理。在中方與剛方員工攜手攻堅克難奮戰下,從2013年底開工至今年上半年,項目部克服圍巖風化極其嚴重等重重困難,已累計完成掘進量14萬立方米,支護量2775立方米;採礦量15.6萬噸(佔礦山採礦總量3/5),安裝支護鋼支架562架。

  在項目部,筆者巧遇區長前來匯報工作:“一名剛方臺車工師傅帶出了一個小徒弟,可以獨立操作,項目部能不能給點獎勵?”項目經理左和與書記蔣國棟十分驚喜,當即滿口答應,不僅要獎勵,還要重獎。蔣國棟告訴筆者,這個小徒弟來自離項目部僅200米遠的金森達村,離家近,肯定能留得住人。近年來,項目部錄用和培訓了一大批鑿巖臺車、鏟運機操作工和豪沃生產車駕駛員等技術人員,實現了技術工種人員屬地化。但是不少外資企業也陸續進入剛果(金),特別是去年有一家美國公司在距項目部500多公裏的科魯維奇市開辦露天礦,以高工資招收無軌設備操作工,致使技工部分外流。項目部積極採取措施穩定人員,促進生產,一是將目光瞄準附近有着1.2萬人口的金森達村,優先招錄村民;二是在剛方人員中實行以老帶新、導師帶徒;三是對在崗的無軌設備操作工考核激勵,當月滿勤的獎勵50至100美元,多拉一車礦加1美元,鑿巖臺車多響一茬炮加10美元等,讓他們能夠多勞多得。蔣國棟還底氣十足地告訴筆者,項目部有5名中方無軌設備操作“全能工”,無論鑿巖臺車、鏟運機、豪沃車還是運輸車,他們都是行家裏手,一旦剛方操作工集中離崗,他們就能立刻頂上去,確保項目穩定生產。

  剛果(金)法律規定企業用工3個月必須籤訂勞動合同,而且籤訂合同後就很難開除員工,除非是有違反法律行爲。爲此,項目部招聘人員十分慎重。剛方人員都很膽大,從未開過車的人都敢上車操作一番,顯擺一下,因而必須對他們考試來檢驗能力。考試項目五花八門,應聘壯工的必須能將半人高的車輪胎扶起來,小電工要會接照明線,大電工要能接線開關櫃,以及電焊工等的應聘均由中方員工嚴格把關。3個月作爲試用人員考核期,每月考核一次,選拔出特別優 秀的。基本上每次招聘10人,3個月期滿zui多只留下2人,然後立即組 織下一輪招聘。凡參加應聘的均作記錄,未招聘上的下次不準再來。通過招聘選用了大量當地人員,特別是目前在崗的近200人全部來自金森達村,解決了該村貧困村民們的就業難題。正如金森達村世襲酋長可裏斯多夫接受採訪時說:“銅冠礦建是個好公司,給我們村莊提供了很多崗位,非常感謝銅冠礦建,希望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合作!”

  “剛方員工不上班很難管。”黨支部書記蔣國棟感慨地說。剛果(金)法律規定,剛方員工不上班,不準隨意開除。剛方人員習慣於發了工資就去酒吧,因此每月5日項目部發工資後,很多人都幾天不見蹤影。有一次,恰遇礦方要求必須12天內突擊完成採場回填任務,項目部一邊要採礦、一邊要回填,而且多名脫崗人員未歸,一線生產人員驟然緊缺。爲保生產任務,項目經理左和、書記蔣國棟、副經理吳傑等三人親自帶班,三班制跟班作業,黨員率先、中方員工全部頂班到崗,白班夜班連軸轉,硬是在zui後期限拿下了任務。左和高興地說:“我們中方員工都是好樣的!”經過這次事件,剛方員工見識了中方員工的頑強精神,有了崗位危機感,工作中表現得更爲積極、更加聽從指令和指揮。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這是施工區區長周曉平常常用英語掛在嘴邊的話,告誡那些經常無故脫崗的剛方員工。爲從根本上扭轉剛方員工隨意脫崗喝酒的習慣,項目部將每月福利發放與考勤掛鉤,規定到班22天的發給2袋細瑪粉(剛方人員的主糧,即玉米粉),15至22天的發1袋,到班不足15天的不發細瑪粉,這一規定切中了剛方員工要害,他們zui怕月底沒有糧食帶回家。項目部的剛方人事官甚至還提出,對於情節嚴重的人要給予停崗15天處罰,讓他到班不足15天拿不到細瑪粉。通過對症下藥強管理,剛方員工隨意脫崗現象逐步有所好轉。

  贊比亞謙比西項目部

  銅冠礦建贊比亞謙比西項目部位於贊比亞國的基特韋市郊區,主要承建中色非洲礦業公司東南礦體項目,該項目工程浩大、施工年限長。自2011年底開工以來已建成井深1251米的主井、1155米的副井兩條超千米深井和井深670米的南風井以及承擔了平巷施工作業,累計完成掘進量97萬立方米,基建一期工程於2016年順利結束。目前建設二期工程,進行大規模的井下平巷、硐室開拓及永 久設施安裝任務。筆者在剛果(金)採訪兩日後到達項目部時,項目部有中方員工140餘人,贊方員工近600人。銅冠礦建公司機電安裝分公司、防治水工程分公司的同志們也齊聚項目部,正與項目部聯手展開大會戰。

  項目部營地是四方形的大院落,院內一棟棟平房是中方員工的辦公、宿舍及生活設施場所,執行嚴格的營地管理制度,未經允許不準擅自出營地。營地外,有分布在各處的主井、副井、南風井井區和機運區、機械化區共五個生產運轉區,由交通車每天接送中方員工往返於營地和工地。

  走進一個足球場大的主副井工地,可看見一座高聳入雲全鋼結構主井井架在陽光照射下銀光閃閃地矗立在場地裏,這是銅冠礦建公司去年8月11日剛剛建成的非洲大地上首 個採用雙桅杆吊裝技術吊裝成功的高59米、重608噸的主井大型井架。“我們是在受到場地限制和聯系不到重型吊車條件下創造了這一奇跡。”機電安裝分公司副經理餘玉廣介紹說。工地上,極少有中方員工,約30多名贊方員工分散在各作業點,焊接、挖溝、維修和站在腳手架上從事房屋建築施工,工作節奏不緊不慢。來到南風井工地,有幾名贊方員工在專心致志地維修水泵,其中兩人手拿着遊標卡尺測量着和讀取刻度數據,可以看出他們是技術嫺熟的水泵維修工。

  從南風井乘一人多高的吊桶下井,按照贊方法律規定穿着厚重雨衣和全副武裝裹在身上幾乎讓人透不過氣。井下明亮的巷道內,幾名經過項目部近年來下大力氣培訓成才的贊方員工,駕駛着國際一流的阿特拉斯、山特維克及銅陵有色銅冠機械公司的無軌設備在井下轟鳴着往來穿梭,先進破碎錘設備振搗着矸石大塊,發出巨大聲響震撼着地下宮殿。井下現場大多數是贊方員工,他們純樸、憨厚,人人一身穿戴整齊的銅冠礦建藍色工作服。其中有一位被中方員工取綽號“大傻”的贊方員工,竟說得一口較爲流利的中國話,因常常找中方員工要中國香煙抽,喜歡與中方員工們一起逗趣、聊侃,因而成爲項目部知名人物和中方員工們的“開心果”。

  副區長周耀忠告訴筆者,中贊員工之間早已不存在語言障礙。東南礦體工程開工之初,項目部因工程需要從國內新招聘來一批中方員工,剛到工地時他們英語水平很差,與贊方員工工作時講不清楚、也聽不懂,雙方都急壞了也幹不了活,情急之下還發生過員工拉扯和訓斥贊方員工的行爲。爲此,項目部從重處罰,嚴格約束,加強管理,並出臺一條新規定:員工說不了英語,就必須自己親自幹。例如,要讓贊方員工去拿個風鎬,但“風鎬”英語單詞不會說,那中方員工就必須自己跑腿去拿。規定出臺後,員工們有的私下找翻譯學英語,有的在宿舍牆上、牀頭、辦公用品上貼上英文紙條,天天看、天天記,還有的主動找贊方員工同他們說“English”,隔天忘記了,就又問一遍,一天天下來,工地上的設備、工具、物件等就那麼多,日久天長大家英語口語都有很大進步。

  銅冠礦建公司2006年首次走出國門承建贊比亞康克拉工程時,招聘了大批的當地員工,之後承建謙比西西礦體工程,直至現在的東南礦體工程,這500多名贊方員工始終追隨着項目部,已與中方員工並肩工作了10多年。贊比亞和剛果(金)一樣,當地人生活簡單,大多沒有存錢觀念,一直以來都是有錢就去泡酒吧。在受到項目部中方員工向往美好生活氛圍的影響下,一些人的觀念也在發生着變化。在項目部贊方人員卡車司機佰納德,多年來他除了生病外,從不休息,也不在外花錢,和當教師的妻子不聲不響地一起存錢。去年上半年他們在恩多拉市買了塊地蓋房,此後每月發了工資就砌高幾層磚。今年6月份,他到項目部向中方員工同事們報喜,家裏的房子終於蓋好了。多年來,項目部中贊員工並肩奮戰的同時,也進行着文化交融。

  中贊現場管理人員各司其職,實現了項目管理工作簡單化。項目部爲下屬5個工區各配備了1名中方區長、3名跟班副區長和聘用4名贊方人員Shiftboss(首席值班長)、6名Pic(班長)。中方管理人員全面負責項目施工監督管理、帶班和下達派班指令,贊方人員的首席值班長、班長負責直接派班贊方員工和帶班迎頭作業。尤其是首席值班長很有威信且認真負責管理,保證了一線作業安全和有序開展。這樣,不僅避免了中方人員對贊方員工過多的直接管理,減少矛盾,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井下有限空間作業、巖石破碎,施工點多、面廣、戰線長,如何加強安全管理?項目經理張弛介紹道,項目部起初聘用了2名贊方人員安全官,去年增加聘用了8名贊方人員安全員。這些人員井下三班制安全巡查,執行制度可謂不講情面、不循私情,不管中方贊方員工,無論誰違章,他們都敢查。今年巡查拍照了5名中方員工班中睡覺、勞保品穿戴不齊等違章行爲,將照片張貼在井口,累計罰款了5000餘元人民幣。項目部安全管理處罰制度嚴格,對中方員工違章情節較重的起步罰款100至200美元。對於贊方員工以激勵爲主,未發生破皮傷事故,每人每月獎勵200克瓦查(約140元人民幣)或發給同等價值的細瑪粉、食用油等。發生一起破皮傷則全員都沒有獎勵。問及效果,張弛笑着說:“效果還好,他們都想拿那200克瓦查。”

  自2013年底開始項目部引進使用國際一流的瑞典無軌施工設備,設備技術含量高,維修是一道大難題。“一臺設備都是50多萬美元,太貴重,起初我們都不敢亂動。”項目副經理項前如是說。第 一次設備故障是一臺阿特拉斯鑿巖臺車機頭突然沒有了衝擊壓力,時任項目技術負責人的項前和新進大學生員工張金柱兩人雖然日夜反復研究使用說明書但也沒辦法解決,只好請廠家來人維修。他們跟着洋專家在井下苦熬了四天三夜,在設備修好的同時他們也學成了名副其實的液壓專家。就這樣一次次跟着幹、自己鑽研學,維修技術不斷成熟。項目部現在有10多臺瑞典無軌先進設備,出現故障他們基本上都能自行維修。大學生員工張金柱如今也已經成長爲項目部無軌設備維修區區長,獲得銅陵有色集團公司勞動模範、安徽省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一批新的設備維修技術人才在茁壯成長。

  員工們的“金點子”爲東南礦體工程創造了大效益。在距離項目營地大約幾百米的地方,可看到一座由項目部自建的石子場,這個石子場是員工合理化建議的成果。贊比亞大部分地區表土層厚,極少有外露的巖石、石丘等,建築砂石難尋,市場緊俏。利用東南礦體工程豎井、平巷掘進產生的廢石加工成砂石成品,既利於環保,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銅冠礦建公司領導層採納了員工們的建議,在礦方支持下建起了這座砂石場。砂石場生產出大量砂石用於井筒和巷道支護,節約了大量投資,也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外,今年4月,東南礦體主副井排水系統實施改造,項目部建議礦方利用地表已有的兩個通到負680米的充填鑽孔,作爲排水管路排水,爲礦方節省了1360米直徑219毫米的鋼管,節約材料成本至少30萬美元,受到礦方人員的高度稱贊。

  12年來,銅冠礦建承載着銅陵有色人的希望,在非洲大地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是一支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鋼鐵隊伍。今後,他們仍將繼續奮鬥在非洲廣闊的土地上,必將再奏凱歌,爲中非友誼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勳。(作者:王林)

今日銅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銅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