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安慶銅礦(以下簡稱“安慶銅礦”或“安銅”)作爲全國有色礦山新模式辦礦的先行者,堅持走改革發展之路,探索並形成了不同以往建礦模式和構架,引進國際先進設備,採用國際先進的主工藝,實行多種用工制度,成功實現新模式辦礦目標,探索出一條中國礦業的新路。
30年後的今天,這個遠離銅陵市區一百公裏、被喻爲“飛地”的安慶銅礦又是何等境況?七月盛夏,記者走進安慶銅礦,見證美麗安銅在建設長江之濱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者上的非凡成績。
礦山全貌
礦好發展強
巍巍大龍山、綠色月形山,恬靜石門湖孕育了美麗富饒的安銅,造就了人傑地靈、繁花似錦的“飛地礦山”。
“我礦今年計劃生產銅量6350噸,上半年已超額完成生產任務。目前地層已探明礦石量不少於3000萬噸,可持續生產20多年。”該礦礦長陳佳介紹。
陳佳礦長(中)下井帶班
今年上半年,該礦雖然受疫情影響,但發展勢頭仍然強勁,累計生產銅、鐵精砂、重介質分別佔年計劃的57.48%、55.55%、60.62%,利潤超億元。
多年來,該礦走清潔礦山、綠色礦山發展之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之上抓安全環保,讓礦山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越走越寬遠。
在該礦中央控制室,超大顯示屏通過遠程控制,將礦山六大系統“透視”得一覽無餘。工作人員輕點鼠標,上百個畫面自由切換,及時掌握礦山重要崗位設備運行與人員工作情況。
礦山中央控制室
機械化換人,智能化減人。近年來,該礦投入重金,對井下水泵房、地表壓風機房、磅房等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無人值守向“無人則安,少人則安”的目標邁進。
礦山機房
打造節約型礦山,讓礦山更賦能。在日夜轟鳴的選礦車間,該礦碎礦篩分系統升級改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今年10月份將投入使用。改造後產品粒度12毫米佔95%,每日礦石處理能力達3700噸,預計年降本增效可達4300萬元。
2022年,該礦着眼長遠,統籌實施尾砂綜合利用、鐵硫資源綜合利用、碎礦篩分系統改造、井下涌水處理、管網綜合改造等“三減二增”五大工程項目,讓礦山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更強勁。
新建一座1萬噸井下涌水處理站是該礦着眼生態環境保護、擔當社會責任的重要舉措。礦山井下排水日均9000噸,生產系統每天補充新鮮水量僅需4000噸,多餘水量必須安全達標排放。該礦投入1600多萬元對井下排水處理設施實施升級改造,在實行循環綜合梯級利用的情況下,確保處理後的井下排水水質達到安全排放標準。項目建成後,雖年增加生產成本320餘萬元,但保護了礦區及周邊生態環境,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將十分顯著。
礦美人樂業
“一流的企業靠文化、做標準。安慶銅礦要想成爲新模式辦礦的‘長青樹’,就必須做好這兩篇文章,才能推動礦山高質量發展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該礦黨委書記李友忠直言。
黨委書記李友忠(中)檢查尾礦壩壩體安全
2020年10月,該礦結合礦山新形勢、新目標、新狀態,在傳承銅陵有色企業文化的基礎上,挖掘並提煉出“主人翁、釘釘子、實事求是、團結協作”的安銅精神,要求領導幹部不做甩手掌櫃,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下沉到生產一線,拉標杆、做表率,並以此作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精神之鈣。並針對礦山現行的企業運營管理、質量計量、安全環保、物資採購等內控制度進行再梳理、再完善,做到定人、定事、定流程、定結果,僅新修訂並有效運行的“三標一體”部分即達數十萬字,礦山管控流程更加規範,企業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礦山黨員安全先鋒隊
該礦負900米中段主生產巷道,由於運輸線路長、運礦量大,一直是礦山5S精益管理的難點。而坑下文明生產由外協單位承包,花了錢還達不到規範效果。該礦黨委探索新路徑,創造性地提出以黨支部聯建共建實施常態管理,首次聯建活動即組織銅冠礦建項目黨支部和礦機運工區黨支部、動力車間黨支部等數個黨員安環先鋒隊聯合攻關,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使昔日的難點變成如今的亮點。
近年來,該礦從“細致”“溫暖”上下功夫,投入100多萬元對大學生公寓進行舊樓升級改造;投入上千萬元對礦山辦公區、生產區廠房道路修繕和花園式綠色礦山配套建設,礦山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安銅礦區一步一景、生機盎然。很難想象,昔日的荒地也變成了公園、綠地。
礦山人才公寓
礦山招待所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吃過晚飯後的張建成和青年朋友一起在花園漫步、在球館運動、在圖書館讀書,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未來發展路徑清晰。現年25歲的張建成是去年夏天入職該礦的青年大學生,吃住在大學生公寓裏。他說:“公寓裏配套齊全,拎包入住,就像在家裏一樣舒服,我一定努力工作,回報礦山。”
築巢引鳳,在工礦企業招人難、留人難的情況下,該礦今年新招錄高校畢業生仍將超40名。
礦興村更美
庭前屋後幹淨整潔,鮮花綠草清新雅致,文化長廊與綠水白牆交相輝映,提壺澆花的老人笑容滿面……記者漫步在安銅“飛地”,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水清岸綠生態好、人勤景美生活甜的和諧畫卷。“這樣的景象,放在10年前想都不敢想。”馬鞍村村民感慨不已。
作爲村中礦的安銅,與馬鞍、旗星、牧嶺周邊“三村”脣齒相依。“礦山的和諧離不開周邊的村民支持,村民的富裕離不開礦山的發展帶動。”李友忠體會很深。
該礦黨委不斷探索礦農一體化發展新路徑,提出了“四個一”思想,即礦工和本地居民始終保持“一家親”關系;礦山與郊區辦事處在處理礦區事務上始終做到“一盤棋”思想;在礦村全面布局和發展中始終堅持內外“一張圖”謀劃;礦山與郊區辦事處在處理問題上始終保持“一條龍”通道。
礦強村興。該礦大力支持地方企業發展,兩年來,地方村辦企業依託礦山創造產值近1億元,僅2021年比2020年增加產值達1000萬元。
此外,該礦還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爲民辦實事、解難題,打造更加優美的人居環境。今年上半年,該礦主動提供礦山閒置場地15畝、矸石9500噸用於停車場建設;主動拆除礦區圍牆讓地100平方米用礦村道路拓寬;免費提供7000噸矸石用於大烏澗水庫河道改造水利工程……
現如今,礦區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大提升,一個 “礦興、民富、礦安、村美”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