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面與基本面博弈銅價略顯膠着

期貨日報 2022-10-18 07:18

10月18日消息;目前,美國通脹指標CPI數據雖有回落,但仍居高位。同時,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不減,全球經濟衰退壓力將對銅價繼續施壓。

外部環境分析

近兩年,美國通脹指標CPI數據一路走高,在2022年6月當月同比增幅一度達到9.1%。年內美聯儲亦開啓激進加息之路,截至目前已加息5次,其中6月、7月、9月均加息75個基點。多數官員預計到年底將再加息125個基點,意味着11月存在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

7—8月,美國CPI數據雖有所回落,但仍位居高位。美國通脹壓力依舊較大,美聯儲延續激進加息預期強烈,對全球經濟繼續施壓,各國制造業面臨挑戰。IHS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9月制造業PMI初值由8月的49.6降至9月的48.5,低於預期的48.8,創27個月新低。美國8月ISM制造業指數爲52.8,與7月持平,位於兩年多來的低位。

供需邏輯分析

第一,銅礦供應將保持寬鬆狀態。ICSG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全球銅礦產量累計爲1248.8萬噸,累計同比增加3.14%。考慮到2022年新增銅礦項目仍有投產,第四季度全球銅礦供應將保持寬鬆,預計2022年全球新擴建銅礦項目約112萬噸,增量主要集中在印尼、塞爾維亞、剛果。智利、祕魯的銅礦產量受到政治、幹旱氣候、品位下降等因素影響,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據統計,1—7月,我國銅精礦累計產量106.3萬噸,累計同比增長5.8%;1—8月,我國銅精礦進口量累計爲1665.84萬實物噸,累計同比增長9.2%。國內銅精礦供應亦保持寬鬆狀態,現貨加工費逐步走高。

第二,廢銅供應偏緊。據統計,1—8月,我國廢銅累計進口119.08萬實物噸,同比增長8.34%。在海外消耗的廢銅量增加,以及東南亞國家、歐盟的政策幹預下,海外廢銅供應預期偏緊。同時,國內受疫情以及稅收問題影響,供應也緊張。目前,光亮銅與電解銅的含稅精廢價差在1300元/噸附近。

第三,精銅產量存在增加預期。ICSG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全球精煉銅產量累計爲1479.1萬噸,累計同比增長2.99%。另據統計,1—8月,我國精煉銅產量累計爲670.23萬噸,累計同比增加0.22%。今年上半年,國內冶煉廠集中減產,精煉銅增量有限。不過,隨着新擴建產能投產,第四季度國內銅產量有望穩步擡升。

進口方面,1—8月,我國精煉銅進口量累計爲251.11萬噸,累計同比增加8.13%。年內銅滬倫比值走高,利於進口銅流入。

第四,終端消費良莠不齊。數據顯示,1—8月,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3209億元,同比增長18.7%,電網工程完成投資2667億元,同比增長10.7%。電源、電網投資恢復顯著。1—8月,我國空調累計產量15722.1萬臺,同比增加1.9%。家電產業表現不樂觀。1—8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96.7萬輛和16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和1.7%;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1倍。汽車產業繼續保持高增長。1—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下降7.4%,房屋施工面積累計同比下降4.8%,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下降37.2%,房屋竣工面積累計同比下降21.1%,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下降23%。房地產板塊仍無明顯起色。

後市展望

從基本面來看,銅礦供應寬鬆,精銅產量存在增加預期。另外,終端消費難言強勁,基本面對銅價的支撐有限,但國內10月旺季或給銅價帶來片刻喘息的機會。總之,雖然預計第四季度初期銅價有上行動能,但幅度相對受限。在11月、1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衝擊下,期銅有望再度下行。

整體來看,第四季度期銅或走出“へ”字形,倫銅運行區間在7000—8700美元/噸,滬銅運行區間在55000—66000元/噸。

風險提示:關注宏觀政策變化、供應端的突發事件,以及原油等周邊商品價格走勢對銅價的影響。(期貨日報)

今日銅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銅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