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期銅觸及11周高位 因寄望中美達成貿易協議及美元走軟

文華財經 2019-02-20 08:12

  據外電2月19日消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觸及逾兩個月高點,受美元走軟提振,且預期中美兩國將達成貿易協議。

  倫敦時間2月19日17:00(北京時間2月20日01:00),LME三個月期銅收高0.7%或44美元,報每噸6,319美元,爲12月3日以來最高,且爲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上漲。

  銅價已經自1月3日觸及的18個月低點反彈超過10%,部分受到貿易談判的樂觀情緒推動。

  美國和主要金屬消費國中國周二在華盛頓舉行新一輪談判,旨在解決一年來一直拖累金屬價格的貿易戰。

  經紀公司Sucden Financial研究主管Geordie Wilkes表示,“圍繞貿易協議的樂觀情緒正在升溫,期權市場走勢反映了這一點。”

  交易商表示,美元指數在歐洲交易時段下滑,扶助LME期銅在稍早下跌後反彈。

  “買盤壓力一直強勁,我們預計在突破200日移動均線切入位後,將出現一些技術性買盤,爲測試6,350-6,400美元水準鋪平道路,” Wilkes稱。

  Julius Baer分析師Carsten Menke表示,政府進一步刺激經濟的預期同樣提振銅和其他基本金屬,但這是不現實的。

  “看起來中國正在採取更加細化的方法,而是少採取有針對性和直接刺激,因此對金屬的影響不大,”他說道。

  Julius Baer認爲,三個月期銅的目標價爲6,150美元。

  周一收盤時,現貨銅較三個月期銅溢價升至58美元,爲2015年1月以來最高,高於上周五的5美元。周二該溢價報27美元。

  馬來西亞宣布不會延長將於3月31日到期的鋁土礦禁採令,這有可能降低鋁生產大國中國的鋁供應鏈成本。

  其他基本金屬大多上漲,LME三個月期鋁收平,報每噸1,856美元。

  三個月期鋅收高0.72%或19美元,報每噸2,657美元。

  國際鉛鋅研究小組(ILZSG)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全球鋅市供應短缺縮窄至61,800噸,11月修正後爲短缺80,900噸。

  2018年全年,全球鋅市供應短缺384,000噸,2017年全年爲短缺442,000噸。

  三個月期鎳上漲1.77%或220美元,至每噸12,675美元。

  三個月期鉛下跌0.44%或9美元,報收於每噸2,021美元。

  ILZSG稱,2018年全年全球鉛市供應短缺縮窄至98,000噸,上一年度爲短缺148,000噸。去年12月,全球鉛市供不應求14,400噸,11月爲短缺27,800噸。

  三個月期錫收高0.12%或25美元,報每噸21,160美元。


今日銅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銅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