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白銀集團以“三新一高”爲統領,堅持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縱深推進“一體兩翼”產業布局和“十四五”“1245”發展戰略,突出抓好生產經營提質增效和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實現“十三五” 圓滿收官、“十四五”良好開局,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世界最大首臺原創152㎡流態化鋅冶煉焙燒爐。
——生產經營態勢良好,多項指標再創新高。白銀集團直面多重挑戰,認真落實甘肅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要求,圍繞質量和效益,優化生產模式高限組織生產,着力可控生產要素深挖潛力降本增效,生產經營連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21年銅鉛鋅產量、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上繳稅金均創歷史最好水平。進入2022年,白銀集團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扛牢疫情防控責任,建立包抓機制,推進扁平化和網格化管理;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做到物料運輸、原燃材料進廠等“人員不接觸、作業不交叉”;堅持不懈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精準高效加強人員流動性管控。10月份和11月份先後緊急徵召4800多名和5000多名幹部職工駐廠堅守,執行閉環管理,保障生產經營安全平穩有序開展。同時選派黨員幹部16000餘人次下沉14個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在穩經濟工作中,重點守牢疫情防控、安全生產、風險防控三條底線,倒排生產作業計劃,開足馬力滿產增產。深入開展開源節流挖潛增效攻堅行動,緊盯13個方面重點工作,細化分解282項重點任務,推進577條保障措施落實。在項目建設上健全臺賬倒排工期,確保全年在建項目按期建成投產,新增項目開工,新材料、新能源項目落地。2022年,白銀集團生產經營將實現新的突破。
亞洲最大單體鉛鋅礦山——廠壩鉛鋅礦。
閃速爐外景。
獨創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白銀煉銅法”穩居世界領先水平;“新型白銀銅熔池熔煉爐”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創新型“白銀爐”與現代“閃速爐”優勢互補,原料適應性獨步天下。
鉛鋅廠機器人自動碼垛機作業現場。
以“三化”改造爲抓手,不斷提升傳統產業上檔升級,全力打造智能生產運營體系。
白銀集團中亞國際班列開啓現場。
——“三化”助推提質增效,項目帶動轉型升級。將項目作爲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的重要載體,近3年投入巨資實施資源開發、技術提升、“三化”改造等重點建設項目51項,成爲2020年度全省“三化”改造示範企業。廠壩300萬噸採選擴能項目建成投產,成爲國內單體礦山產能最大的礦山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白銀爐”與行業先進水平的“閃速爐”優勢互補,銅產能實現翻番,技術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溼法煉鋅渣綜合回收無害化處理項目投入生產運行,工業廢渣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銅冶煉生產消耗智能優化管控平臺建成投運,銅業公司熔煉車間、硫酸車間成爲甘肅省首批數字化車間;瞄準打造全球物流供應鏈公司和區域龍頭工業物流企業這一定位,構建白銀本部、西藏物流、蘇州公司錯位發展新格局。承載這一重任的鐵運物流公司着力打造“互聯網+貿易+物流+金融+大數據”的新業態,加速從傳統大宗工業物流向現代物流、智慧物流轉變,建成具備公鐵聯運、國際班列、倉儲管理等十大功能爲一體的綜合物流園區,物流服務半徑突破2000公裏,公鐵聯運貨物流突破1200萬噸,成爲白銀地區中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的貨物集散和發貨地。目前鐵運物流公司和其所屬的西藏白銀國際物流公司分別位居“西部物流百強企業”第48位和第62位,營業網點覆蓋全國31個省市和全球10個國家及地區。
高檔電解銅箔生產現場。
對接甘肅省十大生態產業,集聚優質資源和要素,延鏈補鏈、優化布局。統籌20萬噸全球第一、技術領先的高檔電解銅箔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形成3萬噸產能規模;2022年底三期4萬噸項目建成投產形成7萬噸產能規模,成爲全國最大的單體電池級銅箔負極材料生產基地,正在朝着“十四五”末打造成爲全球最大的鋰電銅箔生產基地和產業集羣的目標進發。超微細電磁線擴能項目啓動實施,2022年內形成2萬噸產能,產品涵蓋0.012到0.6mm線徑的不同耐溫等級的全系列,生產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爲白銀集團產能和利潤新的增量源,助推白銀集團躍升爲大型微細漆包線生產基地,成爲行業內產能最大、競爭力最強的國資企業。與此同時,白銀集團充分發揮“鏈主”帶動作用,實現協同集羣發展,與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開展多層次合作,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羣,不斷增強了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彈性和抗風險能力。
南非第一黃金公司井下生產現場。
白銀集團收購南非第一黃金公司,獲中國國際礦業大會最佳開發獎。
首信祕魯公司680萬噸年選礦系統。
輸出綜合利用優勢技術,與首鋼合作在祕魯建成多金屬尾礦選礦項目。
——加強海外業務拓展,成爲重要利潤增長點。白銀集團按照國內發展與國際拓展並重的思路,搶抓“一帶一路”倡議,積極穩妥開拓海外市場,推進海外項目建設。實施南非第一黃金相關項目,實現投資收益率大幅提升。在祕魯輸出公司循環經濟優勢技術,建設資源和貿易開發平臺,首信祕魯尾礦綜合開發項目在收回投資成本的同時,放大這一“吃幹榨淨”獲取資源的“首信模式”,擴能項目將於近期建成投產,實現資源保障和盈利能力翻番。
——改革創新全面提質,發展勢能加速匯集。白銀集團聚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目標,突出重點、精準發力,114項改革任務全面完成。其中,母子公司兩級層面全部完成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董事會實現應建盡建、配齊建強,修訂公司章程、“四會一層”決策清單等多項內控制度,公司治理體系日臻完善;“三能”機制建立健全,企業內生動力充分激發;持續“瘦身健體”,壓縮管理機構和人員,資源配置效率、市場競爭能力逐漸增強。
發揮院士專家工作站、工程實驗室、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創新平臺作用,實行科研項目揭榜掛帥,“鋅電解重金屬廢水智能化源削減大型成套裝備研發及工程示範項目”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盧瑟福超導電纜制備技術的研究”等26項成果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
——突出黨建引領,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作爲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強保證,深入落實兩個“一以貫之”要求,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持續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以黨的政治建設爲統領,一體推進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和制度建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集中整治“四風”新動向新表現,全面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機制改革,徹底整改甘肅省委巡視反饋問題,加強內部巡察突出問題導向,着力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
白銀集團140萬噸渣資源綜合利用工程緩冷場。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形成了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勇於擔當惠民生,社會責任充分彰顯。緊盯職工薪酬倍增目標,完善工資增長機制,職工收入連年保持增長態勢。將安全生產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狠抓制度執行,形成了全員抓安全、保安全的強大合力,企業本安水平持續提升。環境保護上深入落實“黃河戰略”、“雙碳”目標願景,推進28個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建設,工業廢氣、廢水實現達標排放,歷史遺留問題有力有效加速解決。脫貧攻堅上,白銀集團投入幫扶資金實施幫扶項目63項,幫助解決434件急事難事,助力全省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促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捐贈支持地方災後重建和社會慈善事業,充分彰顯社會責任和擔當。持續加強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紅鷺”牌產品榮獲“有色金屬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A級銅入選國際銅期貨首批可交割品牌,鋅錠、黃金、白銀成功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注冊,產品形象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創新轉型升級發展勢能日益澎湃的白銀集團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爲指引,立足“三新一高”,擔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國企崇高使命,加力融入“工業強省、產業興省”發展戰略,深入落實“四強”行動,搶抓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等重大機遇,穩步推進改舊、育新、提質、增效、擴量等各項工作和產業集羣特色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到202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採選綜合能力、員工收入翻一番的“五個倍增”高質量發展目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時代徵程中彰顯國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