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早晨7點半,徐海燕和往常一樣早早來到單位,換上工裝,對金冠銅業分公司奧爐熔煉車間動力中心的主控室稍作查看,確認無誤後,便帶上安全帽,拿起對講機,開始巡檢設備。
“奧爐風機壓力0.154兆帕,潤滑油冷卻後溫度42.8攝氏度,一切正常……”動力中心內設備的持續轟鳴,應和着中心外的陣陣施工聲,輕易將人聲覆蓋。徐海燕不得不帶上耳塞,提高說話音量。
巡檢結束後,徐海燕回到辦公室,開始撰寫公司的內培計劃方案。一上午的時光,在忙碌中飛快溜走……
“比起項目基建期,這樣的節奏很舒緩了。”徐海燕說,以前單位新發的勞保鞋,穿不到兩個月就壞了,最忙的時候,她連續24小時都沒有回家。
2017年10月,徐海燕調至奧爐項目部,成爲一名動力工,工作內容卻不似從前只操作空壓機,而是負責起更多設備。要完成單一到復合式工種的轉變,並非易事。許海燕和同事們一起積極參加集團公司項目部崗前集中培訓。
彼時,奧爐工程項目各區域設備安裝陸續進入高峯,現場急需人手。徐海燕被項目部提前抽調回單位,挑起帶班培訓和動力中心項目建設現場管理的擔子。
“工程基建初期,項目部的每一位同事都熱情高漲。”許海燕說,盡管現場還是一片黃土,且事務繁雜,但她和同事們滿腔鬥志。他們每天往來於樓下樓下,穿梭於各種設備之間,盯緊現場,跟蹤進度,全程把控設備安裝質量,做好現場清理整頓,保障施工安全。
在設備安裝近10個月的時間裏,許海燕詳細記錄了有關業務技術學習及工作要點的筆記,足足有5大本。其中,有幾本很顯然已被翻舊。復雜的工藝流程圖、英文專業術語被紅色備注重點標記,尤爲醒目。
這些通過向專家討教、開展技術交流、泡在現場研究以及上網查詢等方式獲取的知識,被她消化吸收,並形成新的材料,成爲全班組學習時的參考資料和工作時的操作指南。大家一致認爲,徐海燕帶的班組,操作能力沒話說。
2018年初,動力中心阿特拉斯空壓機首次單體試車。當2號空壓機啓動後,許海燕發覺設備聲響異樣,她立刻警覺起來,側耳傾聽,判定可能是空壓機啓動阻力過大,她當機立斷,快步上前,將空壓機緊急停機,並立即排查問題,發現空壓機出口閥杆已經掉落,若不是及時停機,超大啓動電流極可能會造成電機損壞。隨後,在她的建議下,項目部及時更換了空壓機的閥門,從源頭上消滅了隱患。
隨着奧爐工程項目各系統帶負荷試車工作的有序推進,動力中心供水、供氣、供風系統試車磨合、人機配合日趨順暢,漸入佳境。這位自進項目部後便沒休過一天假的“女漢子”,此時卻徘徊了。
一是,因爲自己太過忙碌,無暇照顧孩子,正值初中的孩子成績直線下降。再則,2016年5月,許海燕首次查出乳腺癌,後一直受病痛折磨。
“以前總覺得項目處於基建,自己有責任,如今再不能忽視孩子的成績和自己的身體了。”權衡之下,許海燕主動辭去了班長職務,赴上海積極治療。
住院期間,許海燕沒有絲毫氣餒情緒,主動配合治療,還現身說法安慰開導“同病相憐”的病友,給以淚洗面的病友打氣,鼓勵大家樹立同疾病積極抗爭的信心。
術後9天,許海燕精神奕奕的回到崗位,負責動力中心區域所有設備的日常點檢和動力應急設備維保等工作。被稱爲“設備管家”的她,把各類設備臺賬記錄得清晰規範,對現場設備如數家珍。
“她是一個特別孝順,有愛心、樂觀的人。”動力中心的同事們說道。早年,許海燕的公婆因意外交通事故,雙雙躺進醫院,大半年生活不能自理。她與家人日夜輪班,悉心照料在雙親左右。周末,她也常領着女兒,隨義工會志願者去養老院、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孩子,曾被原單位評爲“精神文明十佳人物”稱號。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着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徐海燕,正如高爾基著名的散文《海燕》中,所描述的海燕一般,心如磐石,風雨無懼,搏風擊浪,頑強奮進。(陳瀟 陳幸欣 吳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