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ining.com
據Mining.com網站報道,由於在線圈和管路系統的廣泛應用,銅需求情況成爲經濟風向標。世界各國爲應對氣候變化而實施的清潔能源轉型帶動銅需求大幅上升。礦企都在爭先恐後地開發項目。
行業貿易組織國際銅業協會(ICA,International Copper Association)4月份發布報告預測,2035年全球銅供應量將增長26%至3850萬噸,但缺口仍達到需求量的1.7%。
北方礦業集團(The Northern Miner Group)下屬企業礦業情報公司(Mining Intelligence)編制的數據顯示,按礦山壽命排名世界最大的兩個銅礦項目都來自遠東。第三個來自智利。北美地區沒有,非洲有4個,希臘也有一個項目在列。
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的烏多坎(Udokan)銅礦項目位居第一。烏多坎銅礦公司(Udokan Copper)是俄羅斯億萬富翁阿利舍爾·烏斯馬諾夫(Alisher Usmanov)旗下的多元化企業USM集團的一部分,是俄羅斯最大的未生產銅礦。
但是如果進行投產前機器調試,這種情況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周內發生變化。
據烏多坎網站,該項目預計礦山壽命70年,資源價值1786億美元,是其他7個項目的總和,遠遠領先。
按照澳大利亞JORC儲量標準,這個投資28億美元的項目銅儲量爲2670萬噸,銅品位1.1%。按照年開採1200萬噸礦石計算,該項目可年產99.9%的電解銅和45%的銅精礦13.5萬噸。
1949年,烏多坎銅礦由蘇聯地質學家伊麗莎白·布洛娃(Elizaveta Burova)發現。1970年代,該礦開採計劃就已經提出,但只有在近些年技術進步的情況下才推動了建設計劃。
力拓公司投資70億美元的奧尤陶勒蓋(Oyu Tolgoi)項目排在第二位,3月份地下採礦項目投產。從2028年到2036年,該礦年產銅大約50萬噸。露天採礦已經從2011年開始。
排在第三位的爲泰克資源公司(Teck Resources)在智利北部的克夫拉達布蘭卡(Quebrada Blanca 2)第二階段露天採礦項目,3月份投產。在礦山生產的前5年中,每年銅產量預計爲31.6萬噸。日本住友公司持有該項目30%股份。
克夫拉達2項目將使得泰克資源公司的銅產量增長一倍。該項目採用了許多自動化系統,5年內將擴大到整個運輸卡車車隊。該礦將通過聖地亞哥的遠程操作中心中心來控制,距離1700公裏。
該項目預計投資高達78億美元,將建設一座海拔4400米以上的礦山,一個選礦廠,一個用於選礦的海水淡化廠,一個輸送精礦的管道,以及一個濱大西洋海港。
克夫拉達2證實(Proven)和概略(Probable)礦石儲量爲14億噸,銅品位0.5%,鉬0.2%。探明(Measured)和推定(Indicated)礦石儲量36億噸,推測出兩31億噸。公司稱,在27年的礦山生產中,僅能消耗18%的證實和概略儲量。
埃爾多拉多黃金公司(Eldorado Gold)在希臘北部的斯科瑞斯(Skouries)銅金項目位於前10大在建銅礦項目中遊。
當地反對和許可申請遲滯使得計劃中的露天和地下礦山建設在2017年到2021年間停頓。但在4月份,埃爾多拉多融資6.8億歐元(11億美元)來幫助完成這個項目。此項目金儲量爲370萬盎司,銅爲17億磅,礦山壽命20年,預計可產金14萬盎司,銅6700萬磅。
四川路橋在厄立特裏亞建設的阿斯馬拉(Asmara)銅礦位居第四位。按照9400美元/噸的銅價、1780美元/盎司的金價以及25.78美元/盎司的銀價,該項目預計總收入爲55億美元。
根據2013年的可行性研究,投產後的前8年中,這個露天開採項目可年產銅6500萬磅、鋅1.84億磅、金4.2萬盎司、銀100萬盎司。
排在其後的還有艾芬豪礦業公司(Ivanhoe Mines)在民主剛果的基普什(Kipushi)項目,阿拉拉資源公司(Alara Resources)在阿曼德哈迪薩(Al Hadeetha)項目,以及沙火資源公司(Sandfire Resources)在博茨瓦納的莫塞奧(Motheo)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