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東磁2024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2024-08-23 19:27

橫店東磁(002056)2024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主要從事磁材+器件、光伏+鋰電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提供一站式技術解決方案的服務。

(一)主要業務情況

磁材+器件:橫向布局多材料體系,縱向延伸發展器件。磁材產品主要包括預燒料、永磁鐵氧體、軟磁鐵氧體、塑磁、磁粉心、非晶納米晶等,器件產品主要包括振動器件、硬質合金、電感、EMC濾波器件等。磁材+器件產品主要應用於家電、汽車、光伏、消費電子、通信通訊、大數據中心、充電樁、智能終端、工業互聯網、人造鑽石等領域。

光伏:電池組件一體化,並適度參與下遊EPC工程建設和電站開發。公司光伏產品主要包括標準化電池、組件及全黑組件、溫室系統、防眩光、海漂、高透光、智能組件等系列差異化產品,可爲全球不同光伏市場提供不同的戶用分布式、工商業分布式、集中式電站用產品以及系統解決方案。

鋰電:聚焦小動力,延伸發展儲能。公司鋰電產品主要包括18650和21700型號的三元圓柱電芯,廣泛應用於電動兩輪車(包括E-bike、平衡車、電摩)、電動工具、智能家居、便攜式儲能和家庭備用電源等領域。同時,公司亦在培育陽臺儲能、戶儲、工商業儲能相關產品,並與第三方合作參與大儲市場拓展。

(二)經營模式

1、採購模式

公司搭建了矩陣式供應鏈管理結構,實行集中採購和分散採購相結合的採購模式;通過建立健全系列採購管理制度,穩步推進SRM(供應商管理)等系統,持續提升需求管理、戰略開發與合作、採購執行及供應商管理四環管理能力,爲公司提供準時、優質、低成本的物料和服務,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客戶滿意度。日常公司會結合全球各區域市場針對產品類型的需求、自身產品發展規劃、原材料供需關系、生產成本以及產能擴張進度等情況,對生產經營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價格趨勢進行預判,適時採取戰略儲備或去庫存策略。主要原材料會確定戰略供應商,籤署年度採購框架協議,光伏產業已根據市場需求建立了從硅礦到組件的全供應鏈追溯系統,以保障供應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經濟性。

2、生產模式

公司主要依據“以銷定產”“準時交付”的原則來滿足不同國家、不同產業客戶的需求,並通過大數據分析,結合預期需求的模式組織生產,既有適合小品種大批量的自動化、智能化流水線均衡生產方式,也有因設備和工藝特點而採取的離散型大批量生產方式;爲適應全球制造的發展新趨勢,公司在國內外布局了多個生產基地,並依託統一的CRM、SRM、MES、PLM、能源管理平臺等核心系統,提高生產、運營管理效率;新能源產業各生產區域均已採用智能物聯網,實時跟蹤記錄產品生產過程,可全過程追溯產品信息;持續完善IATF16949、ISO9001、ISO14001、ISO50001、ISO45001、ISO27001、SA8000等管理體系確保各運營環節符合國際標準,對各工序產品質量和生產全過程實施管控。公司通過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工藝創新、設備創新,再輔以六西格瑪、精益管理等工具不斷提效挖潛,同時積極融入數字化和低碳理念,在各業務板塊打造數智化工廠和零碳工廠,爲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低碳環保的優質產品。

3、銷售模式

公司建立了全球化的銷售網絡,各板塊經營部負責國內市場的產品銷售和技術服務,國際部針對海外不同市場區域和銷售模式建立本地化、專業化的銷售團隊,爲當地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產品銷售和技術服務。同時,針對不同的產品制定差異化的銷售策略,如光伏產品採用了分銷與直銷並行的銷售模式,磁材、器件及鋰電等產品則採用直銷爲主的銷售模式。

在結算模式方面,公司根據合同付款方式的不同,部分訂單會在籤訂合同後或發貨前收到一定比例的預付款,銷往海外產品一般會採用信用證結算或者投保信用保險。發貨完成後,公司會及時跟蹤客戶回款情況,減少資金佔用。提供優質售後服務,及時發現客戶需求、解決客戶問題。

4、研發模式

公司以市場需求爲導向,採用自主研發爲主、合作研發爲輔的研發模式,依託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建立了研究院、研發部和生產基地的“三級協同創新”機制,保持探索一代、研發一代、量產一代的優勢。即研究院注重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及帶動性技術的研究,通過內培創新團隊、外引技術人才、建設先進實驗室、打造中試研發平臺等措施,引領公司及行業技術發展;研發部側重於以客戶需求爲核心的應用及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成果量產導入,快速響應市場趨勢;各生產基地以提質、降本、增效的工藝改進,自動化改善等創新積累,保持量產產品的競爭優勢。

公司還建立了兩級技術創新項目管理模式,按技術難題和重大技術創新專項兩類開展基礎性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究,緊跟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並在年初和年中分兩次集中進行申報和評審,提升了創新項目開發的效率和有效性。

同時,公司也非常重視整合外部資源,先後與多家知名高校院所、研發機構共同創建研發創新平臺,開展了多項課題研究和項目開發,多項技術與產品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並積極參與國際、國家、行業及團體標準的制訂和推廣。

(三)市場地位

公司通過持續的研發創新、全球化布局、智造升級及管理變革,現已成爲一家在磁材和新能源雙領域均具有技術和核心競爭力優勢的國際化企業。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磁材具有年產23.8萬噸磁性材料(包括永磁、軟磁、塑磁等)生產能力,是全球最大的鐵氧體磁性材料生產企業,出貨量位列行業首位;光伏具有年產14GW電池、12GW組件的內部產能,位居WoodMackenzie2023年光伏組件制造商第九位,InfoLinkConsulting2023年全球組件出貨排名前十;鋰電具有7GWh鋰電池生產能力,出貨位居國內圓柱小動力電池行業前三。

(四)主要業績驅動因素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67億元,同比下降6.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39億元,同比下降47.29%。主要系:

在光伏產業進入深度洗牌,各環節產品價格持續下降,甚至跌破現金成本,同行出現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公司通過持續深化實施差異化戰略,加大海內外優質市場的開拓,出貨量同比實現大幅增長,且依然保持了合理的盈利及良好的經營性現金流。

磁材產業在鞏固優勢領域的基礎上,抓住設備更新和消費電子以舊換新機遇。同時,加大了新產品新領域的開發,在新能源汽車和算力領域獲得了多個定點項目,使得收入和盈利同比實現了增長。

鋰電產業聚焦電動兩輪車、電動工具等小動力應用市場,保持了業內領先的稼動率,出貨量同比接近翻番,盈利也有較大幅度回升。

(五)公司所屬行業的發展情況

公司所屬行業的發展階段及未來趨勢已在2023年年度報告中有所描述,現結合公司的主營業務,分別就磁材、光伏和鋰電產業發展情況分析如下:

1、磁材產業

磁性材料是電能與動能轉換、信號傳輸、電源適配、磁場屏蔽、模擬和數據存儲等重要的功能材料。按應用功能分爲永磁材料(永磁鐵氧體、稀土永磁)、軟磁材料(軟磁鐵氧體、磁粉心、非晶納米晶等)和功能磁性材料,其技術水平和發展速度直接影響着電子信息產業的升級速度,是我國重要的基礎性產業。同時,我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磁性材料生產國,產量佔全球60%以上。

2024年上半年,磁材主要應用領域家電、汽車、光伏、消費電子等終端產業變化帶來磁材行業新的走向。如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的有效開展和夏季消費旺季保供需求增加,促使家電產品產量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據中商情報網統計,2024年1-6月,全國家用電冰箱產量5,051.0萬臺,同比增長9.7%,冷櫃產量1,346.3萬臺,同比增長18.4%,空調產量15,705.60萬臺,同比增長13.8%,家用洗衣機產量5,311.6萬臺,同比增長6.8%;據中國汽車行業協會統計,1-6月份全國汽車產量1,389.1萬輛,同比增長4.9%;另外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推出,有利於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1-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492.9萬輛,同比增長30.1%;光伏行業上半年國內新增裝機102.48GW,同比增長30.7%,在能源結構轉型及雙碳目標的推動下,光伏產業長期向好趨勢不變;消費電子整體需求逐步復蘇,服務器得益於AI大模型推動亦呈現需求增長。上述終端產業的向好,相應帶動了各類磁性材料需求的增長,預計2024年磁材整體產銷量會保持較好增長態勢。

但在應用場景和產品類別不斷擴大的同時,結構性弱需求疊加材料同質化加劇,行業競爭已從原先材料性能優勢競爭逐漸轉向高效生產的低成本競爭。競爭價值鏈條也從原先的材料、器件、終端客戶等供應鏈格局,逐漸轉向部分器件廠商向上延伸發展磁材,磁材廠商向下延伸發展器件的競爭態勢。頭部企業憑借其技術、資金、資源和客戶等綜合競爭優勢,經營保持了較好的韌性,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2、光伏產業

隨着各國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及光伏發電成本的不斷下降,近年來兼具清潔與經濟雙重屬性的光伏產業成長迅速。我國的光伏產業在規模化制造、產業化技術水平、產業體系建設、應用市場拓展等方面持續位居世界前列。

根據光伏行業協會統計,上半年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到106萬噸、402GW、310GW、271GW,同比增長均超30%,我國制造行業各環節產能的快速擴張疊加全球需求增速有所放緩,階段性、結構性產能過剩局面日趨嚴峻,同質化競爭問題日益凸顯,產業鏈價格持續波動下行,根據蓋錫諮詢、InfoLink統計,硅料、硅片、電池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均超60%,組件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近50%。當下光伏多環節價格跌破成本線,業內企業虧損加劇,產業鏈供需正進行自我調節,上半年投產、開工規劃項目數量同比下降明顯,擬投資項目終止(中止)或延期頻現,電池、組件環節整體開工率不到60%,部分二三線企業及老舊產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在此背景下,有資金、技術、品牌、供應鏈管理等優勢的企業將能順利穿越周期,再謀發展。另外,7月9日工信部發布了《光伏制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徵求意見稿),對光伏產業的投資門檻有望提升,亦有助於引導行業回歸理性發展。

2024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裝機仍呈現出較好的增長態勢。據光伏行業協會統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102.48GW,同比增長30.7%,但增速較之前已有所放緩;海外方面,據InfoLink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累計出口光伏組件約131.9GW,同比增長24%。其中,歐洲地區雖受傳統能源價格走跌、政府補貼項目縮減、融資成本升高等影響抑制了部分需求,市場份額呈現下降趨勢,但依然是我國光伏組件最主要的出口市場,累計從中國進口約54.2GW,同比去年下降13%;亞太地區,進口中國光伏組件仍以巴基斯坦爲最大佔比國家,其單體進口約12.2GW,其次,印度、澳州等地進口量也高速增長,日本、菲律賓、泰國與韓國等地則呈現微幅下跌,亞太地區累計從中國進口約40.5GW,同比增長118%;美洲地區,以巴西爲主,累計從中國進口約16.8GW,同比增長17%;中東與非洲,中東累計從中國進口15.5GW,同比增長163%,沙特佔比超過一半。非洲以南非爲主的國家累計從中國進口約5GW,同比略有增長。在出口數量增長的同時,受供應鏈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光伏產品出口總額186.7億美元(含硅片、電池和組件),同比下降約35.4%,持續呈現價減量增的態勢。

2024年1-6月組件出口區域

極致競爭態勢下,制造端技術不斷發展,LECO/LIF、少銀化/無銀化以及SMBB/0BB等技術應用普及,帶動光伏產品提效降本;部分企業推出BC電池產品;鈣鈦礦及疊層技術實驗室效率進一步提升使其獲得更多關注;組件產品面向灘塗、沙戈荒、海洋等細分市場推出抗鹽霧、防腐蝕、防積灰、抗風等類別產品。

根據光伏行業協會預計,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到390-430GW,仍將維持高位;全球新增裝機預計集中在中國、美國、歐洲、印度等市場,新興市場如拉美、中東等區域將快速發展。然而,隨着海外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一些國家如美國和印度正在加速發展本土供應鏈,提高本土化供應比例,導致海外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此外,一些主要市場已經採取了貿易壁壘政策,限制中國光伏產品的直接出口,還有部分國家通過碳足跡等手段來保護本土企業。面對這樣的國際貿易環境,中國光伏企業需要靈活應對,通過產業鏈合作、全球布局分散化、以及多樣化投資策略,實現穩健的國際化發展,把握全球市場的機遇。

3、鋰電產業

小動力圓柱電池主要應用於電動兩輪車、電動工具、智能家居、便攜式儲能等領域,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和韓國,中國企業憑借完善的中上遊產業鏈布局、出色的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市場份額在逐步擴大。

2023年以來由於上遊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降,小圓柱鋰電池價格保持下降趨勢。2024年上半年,下遊電動工具、電動兩輪車需求復蘇,疊加主要原材料價格觸底反彈,帶動了部分型號圓柱電芯的價格企穩回升。電動工具行業經歷兩年多去庫存周期後,產業鏈庫存已逐步回歸至合理水平,需求復蘇跡象明顯。隨着美國加息周期接近尾聲,預計未來降息將提振房地產市場,進而刺激電動工具及鋰電池的需求增長。此外,因環保、便捷啓動、低噪音和低成本充電等優勢,電動工具和OPE(戶外動力設備)的鋰電池滲透率持續提升。電動兩輪車行業在海外市場迎來鋰電化發展的新機遇,歐美地區E-bike出貨量持續提升;以印度爲代表的南亞市場政府補助計劃助力電摩鋰電化;東南亞市場,印尼和泰國正通過政策支持和補貼加快電動的普及;國內隨着新國標的持續推行鋰電滲透率亦在逐步提升。便攜式儲能、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等產品上半年需求向好,出貨量同比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預計2024年小動力電池主要應用領域將保持平穩增長。電池供給端,全球小圓柱電池產能增長正在減緩,海外主要廠商轉向動力電池,忽略消費級小圓柱電池的擴展。中國企業在相關領域的投資增速同樣下降,有助於改善供需平衡。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技術創新優勢

公司堅持創新驅動行業發展,先後搭建了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多個創新平臺,聚集了2,900多名研發技術人員,建立了完善的技術創新管理辦法、技術創新評估和獎勵機制及三級協同創新機制,在爲創新提供保障的同時,持續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同時,公司也非常重視同外部第三方的研發合作,先後與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所加強了產學研合作和技術交流,共建創新中心、技術中心或實驗室合作開發新產品,先後有多項技術與產品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另外,公司還積極參與了省市多個“揭榜掛帥”攻關項目。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計獲得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5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浙江省專利金獎、1項浙江省專利優秀獎,1項浙江省知識產權獎(專利獎)三等獎;累計主導或參與制定標準62項,其中國際標準21項、國家標準12項、行業標準12項、團體標準17項;擁有有效專利1,761項,其中發明專利749項。

(二)全球化布局優勢

公司圍繞磁材和新能源雙輪驅動的戰略定位,扎實推進“扎根橫店、面向全國、深度國際化”的戰略布局。以浙江橫店爲中心,先後在國內外設立了10多個生產基地和20多個本地化營銷基地或倉儲中心,建立了全球化的生產、物流、銷售和服務網絡,以滿足世界不同客戶的需求。國內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四川、河南、廣西等,國外主要分布在印尼、印度、越南、泰國等;營銷基地或倉儲中心中主要分布在德國、荷蘭、法國、日本、美國、巴西等地。我們秉持“客戶至上”的理念,貫徹“Localforlocal”的策略,讓團隊能無語言差異、時間差異、文化差異地爲客戶和市場提供適配的解決方案。現公司產品已銷往全球近70個國家和地區,境外收入佔比近50%。

(三)品質和品牌優勢

公司通過了ISO9001、ISO14001、IATF16949、OHSAS18001、IECQ-QC080000等管理體系認證。憑借領先的產品質量和產品性能,公司光伏產品得到了TVSD、EUPDResearch、PVEvolutionLabs等第三方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在歐洲分布式市場享有較高的聲譽和佔有率,是全球首批獲得低碳認證的光伏組件制造企業,並已連續7年獲EUPDResearch“頂級光伏組件品牌”,連續5年位列彭博新能源財經“全球一級太陽能組件制造商”,連續3年獲PVEvolutionLabs“全球組件最佳表現制造商”。同時,在零碳工廠建設、MSCIESG評級、EcoVadisESG評級、CDP環境信息評級等方面均處於行業前列。

公司深耕磁性材料行業40多年,始終致力於爲客戶提供多材料體系產品,以橫店東磁爲龍頭的東陽磁性產業集羣被譽爲“中國磁都”。多年來,公司始終能滿足客戶品質第一、技術領先及精益化的管理體系、標準化的作業流程等綜合管理要求,已成爲衆多全球500強企業和行業領先企業的戰略合作夥伴,先後獲得Bosch亞太區最佳供應商、Bosch全球最佳供應商、美的戰略供應商,並多次被Brose、Eaton、Panasonic、Nidec等客戶評爲最佳供應商。隨着公司磁性材料產業的縱向延伸,公司將借助材料優勢爲下遊客戶提供從材料到器件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四)智能制造優勢

磁性材料是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公司一直致力於磁性材料產業制造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推進,已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永磁產業已基本實現各工序段的自動化,軟磁產業則成功搭建了行業內首家“5G”全覆蓋的標杆工廠,實現了從混料至檢分包裝全流程的自動化/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和自動化水平處於行業領先。

光伏產業先後建成了多個電池和組件未來工廠,如四川東磁已全面實現智能化生產、智慧化管理、協同化制造;江蘇東磁已導入先進的MES制造系統,同時實現了5G專網覆蓋,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生產;連雲港東磁以領先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建設,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到數字化制造轉型;鋰電一工廠被列爲5G融合應用示範工程,基於數字孿生技術,實現高端電池產線數字化,全面、直觀地掌控工廠生產運行全貌。

通過上述一系列的產業智能制造升級投資和改造,逐步打通物流、數據流和信息流,實現產銷協同,推動精益生產,提質增效。

(五)穩健經營優勢

公司秉承穩健經營原則,注重風險控制,採用輕資產擴張策略,合理布局各產業板塊的產能規模。在經營規模持續增長的過程中,公司始終保持了充裕的貨幣資金,正向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合理的資產負債率,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和償債能力亦優於行業平均水平。

(六)團隊和管理優勢

公司擁有一支專業化、國際化的管理團隊,核心成員長期深耕光伏和磁材行業,對行業的市場、產品技術及業務發展路徑、未來趨勢等有着較爲深刻的理解和良好的專業判斷能力,並持續深化海內外市場、供應鏈和產能的布局。同時,建立起了系統性、科學化、專業化的管理體系,在技術研發、供應系統、精益生產、智能制造、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等方面構建了獨特的管理模式,並持續將數字化融入各個模塊,以加強對產業以及自身經營的動態跟蹤和有效分析,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現代化管理能力,爲公司降本增效、科學決策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一)產業政策風險

光伏行業的發展速度與質量受全球光伏產業政策影響較大。國內市場方面,全產業鏈價格下行,各制造環節盈利情況不理想,國家和地方政府可能會根據行業發展狀況調整相關政策,如補貼政策的退出或調整,產業招商政策兌現能力存在下降風險;國內市場對於“光伏+”等集中式項目,用地政策趨嚴,審核流程變復雜,對分布式項目,存在低壓端承載能力受限,配電網接入容量空間減少等問題,都可能會對光伏企業的盈利模式產生影響。國際市場方面,海外部分國家或地區對光伏產業政策的動態調整,如美國的反傾銷稅(AD)、反補貼稅(CVD)、201條款、301條款和涉疆法案(UFLPA);印度的基本關稅(BCD);巴西的共同外部關稅(TEC);南非的進口關稅;以及碳關稅、碳足跡認證等新型貿易壁壘的設置,將對國內光伏企業的產品出口有所限制,也會讓我國企業的部分海外產能遭遇貿易壁壘問題,給海外市場的經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二)海外經營及匯率風險

報告期,公司海外業務收入佔比近50%,產品銷往全球近70個國家和地區,在開展上述業務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地緣政治風險、戰爭風險、法律風險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公司在從事境外業務時面臨一定的經營風險。同時,公司海外業務主要採用歐元、美元、日元收款,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將會對公司以外幣結算的採購、銷售業務造成影響,還將對外幣貨幣資金和以外幣計價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等造成一定影響。

(三)市場拓展風險

現階段整個光伏產業鏈面臨着階段性、結構性產能過剩風險,過剩的產能導致了激烈的價格競爭,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在光伏整個產業鏈產能增速放緩,部分企業退出、停產的情況下,公司光伏產業新增了產能投資,若市場開拓不及預期,則會存在新增產能無法完全消化的風險。另外,在部分海外國家大力發展本土制造業,規劃新增產能並給予政府支持,也可能會對國內企業的產品出口形成壓力。

(四)技術升級和知識產權風險

光伏行業技術發展迅速,LECO/LIF、少銀化/無銀化以及SMBB/0BB等新技術不斷發展,BC類、鈣鈦礦等新產品受到不同市場關注,若公司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及量產不能及時滿足市場需求,可能會面臨盈利下降或失去市場競爭力的風險。另外,隨着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和行業內專利訴訟案件的增多,會使缺乏研發和資金實力的企業,遭遇知識產權壁壘。鋰電產品在不同應用領域會有不同的技術要求,若公司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未能有效滿足各細分領域客戶的需求,則會存在被邊緣化的風險。

(五)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光伏行業、鋰電行業和磁性材料行業涵蓋多個生產環節,涉及大量原材料,原材料價格易受國際、國內市場價格影響。如果未來主要原材料供求情況發生變化或者價格產生異常波動,公司又未能建立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或者未能採取有效措施消化價格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將對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管理和經濟效益產生不利影響。

針對上述不利因素的影響,公司將緊跟市場趨勢,深化國際化戰略,密切關注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的變化,及時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以化解或減弱不利影響;並通過進一步優化組織架構,搭建多元化的人才梯隊;加大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力度;全面推進產業數字化建設;勤練內功,深化系統降本提效工作;與設備、材料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做好戰略性儲備及庫存管理工作;服務終端客戶新品設計,不斷加大產品的轉型升級力度等舉措,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以支撐公司穩健發展。

四、主營業務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全球經濟與貿易增長放緩,而地緣政治緊張、氣候變化、供應鏈動蕩等因素爲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光伏行業更是面臨階段性產能過剩和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挑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公司堅守“長期主義”,堅持“磁材+新能源”雙輪驅動,實現了合理的盈利水平,保持了健康的現金流和較好的經營韌性。

(一)雙主業協同發展,再展經營韌性。

報告期內,磁材器件板塊保持了經營韌性,業績貢獻穩定;新能源板塊,光伏產業在極致競爭環境下,依然實現了合理的盈利和良好的經營性現金流;鋰電產業抓住市場機遇,實現了量利齊升。

磁材器件:保持了經營韌性,業績貢獻穩定。2024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8.55億元,同比略有增長,磁材出貨11.67萬噸,同比增長26.77%。

永磁鐵氧體產業在面臨存量競爭和出口下降的情況下,公司繼續發揮綜合競爭優勢,抓住國家部委推出的設備更新換代、消費品以舊換新、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等政策機遇,通過提升主流客戶採購佔比和加大新客戶新項目開發力度等措施,出貨量同比實現了較好的增長,並縱向推動機殼定子打開了高端市場,獲得定點項目,實現產品創新;軟磁鐵氧體在同質化競爭中尋求差異化市場,積極推動磁粉心、非晶納米晶及相關器件在算力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應用,如銅片電感已獲得了國內知名企業的認可,出貨快速增長;EMC濾波器件已獲得多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定點開發和生產,爲後續的增長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塑磁產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拓展了熱管理系統、轉向系統、安全系統等多品類產品,保持了收入和盈利雙增長。另外,振動器件在手機和非手機領域均實現了出貨量的增長;硬質合金維持了大規格頂錘產品較高市佔率,並積極開發梯度材料利用和復合片產品。

同時,磁材板塊還通過智能化工廠建設、工序自動化改進和提升等措施,持續推進省人化;通過優化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同類型工廠合並等措施,持續提升人效、平效;通過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工藝創新、設備創新,再輔以精益管理等,使產品制程做到品質優良、成本優化,保障了公司在磁材領域的領先優勢。

光伏產業:強化差異化競爭優勢,出貨增速和組件單瓦盈利均優於行業平均。2024年上半年,實現收入58.96億元,同比下降13.25%,光伏產品出貨8.1GW,同比增長77.87%。

報告期,PERC電池轉換效率和非硅成本管控保持業內領先,在P型產品受N型產品快速擠壓的情況下,仍實現了高稼動率;TOPCon電池平均轉換效率從25.5%提升至26.3%,電池漿料單耗也實現了顯著下降,非硅成本保持在行業第一梯隊的水平。面對多樣化細分應用場景,公司進一步開發海漂、溫室系統、防眩光、高透光、智能組件等一系列差異化產品,並儲備0BB、HJT、BC等新型封裝、互連組件技術,以豐富產品結構,滿足應用市場多樣化產品需求。期間,公司量產的InfinityRT66版型雙面雙玻組件參加了由德國權威機構PVMagazine發起的測試,該組件各項測試平均得分90分,在目前所發布的全部組件測試結果中排名前列。

市場端公司持續深化差異化競爭策略,加大海內外市場的營銷服務體系建設和市場拓展力度,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巴西、澳洲、西班牙等地銷售布局。其中,歐洲市場面對傳統能源價格走跌、融資成本升高,疊加產品跌價、海運成本上升等壓力,出貨量依然保持了較好的增長,並將市場版圖從西北歐主要國家,擴張到東歐和南歐的部分國家;巴西市場快速布局,實現了百兆瓦級的出貨;美國市場完成前期拓展和產品追溯識別系統建設;中國市場大型集中式項目、工商業和戶用分布式齊發力,出貨量佔比快速提升。光伏電站方面,公司已搭建了大型集中式項目和分布式項目(含儲能)投資、EPC建設、運維的專業運營架構,上半年,在建大型集中式項目600MW+、EPC項目50MW+,儲備電站項目超1GW。同時,面對行業階段性產能過剩引起的價格非理性下跌,使得大量業內企業出現收入下降、業績虧損的情況下,公司一方面通過技術和工藝創新、新產品開發、優化內部管理等措施,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轉換效率並降低產品的非硅生產成本,另一方面持續強化差異化競爭優勢,不僅保持了出貨量同比高增,還保持了適當的盈利和較好的經營性現金流,也爲公司穿越周期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鋰電產業:聚焦小動力領域,圓柱電池出貨量行業前三。2024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2.36億元,同比增長31.63%,鋰電池出貨2.68億支,同比增長接近翻番。

報告期,公司在材料價格觸底反彈、部分小動力應用市場需求回暖的情況下,快速調整經營節奏,抓住市場機遇,改善了經營成果,高效利用了7GWh產能,其中18650產線滿產滿銷,21700產線保持較高稼動率。在市場端,下遊電動兩輪車和電動工具等應用領域需求復蘇,公司得益於前期的客戶積累及持續的國內外市場開拓,電動兩輪車領域市佔率進一步提升,越南、巴西、韓國等市場取得了突破;電動工具市場取得了多個客戶的認可,出貨翻番以上增長;智能家居市場出貨穩步增長;便攜式儲能在1,500Wh以下的產品是頭部客戶的優選。此外,公司亦在積極布局陽臺儲能、戶儲、工商業儲能等產品,並實現了陽臺儲能、戶儲產品在歐洲市場的出貨驗證。

(二)持續加強技術創新,蓄勢賦能產業發展。

公司始終重視研發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從實驗室到商業化量產導入進程。報告期內,在研項目數十個,包括“海上、灘塗和水上組件開發、N-TOPConplus大尺寸高效太陽能電池開發、高倍率鋰離子電芯開發、三代鋰離子電池開發、新一代寬溫功率材料開發、超高頻低損耗材料及其電感器件項目”等,爲公司後續發展夯實基礎。

報告期內,公司申請專利111件,其中發明專利44件;獲得授權專利70件,其中發明專利24件。公司通過深度挖掘產業的高價值專利,有效提升了重要技術的保護水平,支撐相關產品的優質市場拓展;公司主導或參與制定標準16項,其中公司制定的某光伏領域企業標準獲得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頒發的2023年度企業標準“領跑者”證書,成爲業內首批十家“領跑者”之一。此外,光伏實驗室測試中心完成CNAS實驗室認可資質,通過TV南德,萊茵,CSA目擊實驗室認證。

(三)續推數字化轉型,助力公司新質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將從設備自動化、生產透明化、物流精準化、管理移動化及決策數據化相結合,持續推動智能工廠建設,順利完成了四川一期和連雲港組件一期的MOM系統建設,深入推進磁材板塊數採系統建設。全面優化管理過程,提高生產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以增強決策支持,並將數據要素使用納入數字化轉型規劃中;積極引入AI技術,基於自有產品數據構建自有行業模型,提升產品研發效率,加速企業創新速度。

同時,公司在核心業務系統、原材料追溯系統、海外銷售平臺建設、制造運營管理建設和網絡安全等全面鋪開了數字化轉型,光伏出貨歐洲產品已達成100%可追溯,爲穩健開拓海外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四)深化國際化戰略,拓展全球產業布局。

報告期內,公司不斷加強國際化團隊的建設力度,深入推進全球化和可持續布局。通過內部人才培養與海外當地人才引進的有效結合,我們建立了一支覆蓋生產、銷售、服務的國際化團隊,爲深入開發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並積累了強大的發展潛力;市場布局,公司已在全球設立了20多個營銷基地或倉儲中心,產品出口近7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比重近50%;產能布局,國內磁材和光伏項目投資在有序推進,國外已於今年7月投資建成印尼年產3GW高效電池生產基地,越南和泰國的磁材生產基地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這不僅實現了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也推動了海外關鍵市場的進一步開拓;供應鏈建設,公司供應商已遍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障了設備和材料多樣化需求的採購。

(五)堅定低碳發展道路,朝碳中和目標邁進。

公司已確立2030年碳達峯,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爲實現這一環境戰略目標,我們不斷完善環境與資源管理機制,同時通過工藝改進、循環經濟技術研發、綠色能源推廣、零碳工廠建設等一系列實踐行動,推動低碳經濟的轉型。另外,今年上半年公司正式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展現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在ESG評級上得到顯著上升,MSCI評級從去年的BB上升到BBB,CDP水安全和氣候變化問卷中得分爲B,華證指數新一期ESG評級AA評級等。

公司太陽能事業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去年率先啓動“綠色百分百”行動,成功實現組件生產環節100%綠電覆蓋,並獲得業內首家四星級“零碳工廠”認證;做到產品100%無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通過歐洲RoHS和REACH認證,產品“生態友好”。今年公司加大了大型漁光和農光互補電站的開發和建設,工商業和戶用分布式電站的EPC工程承接,並在部分新建廠房上安裝光伏電站,以進一步提高光伏鋰電等板塊的綠電使用比例;公司還實施了多項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如外圍空調系統由半智能控制改爲智能控制、通過回收空壓機多餘熱量對純水進行加熱等等。通過這些舉措,我們致力於構建一個清潔、高效、可持續的產業生態,爲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貢獻我們的力量。

今日銅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銅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code/application/modules/News/views/mobile/collection/detail.html on line 36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