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銅德銅對標一流工作回眸:大道致遠

江銅傳媒 2018-01-03 09:48

  不知不覺間,德銅“對標”已三年。

  自提出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銅礦山目標任務,時間已然過半。

  這三年,無疑是德銅深刻變革的三年。站在2018年的第一天,審視前程,我們發現,德銅正在一條科學、高效、可持續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雄心開啓

  “最具雄心的改革計劃!”

  2014年10月,當一本《德興銅礦對標世界一流銅礦山指標體系》白皮書,放在時任採礦場場長李國平案頭的時候,他就這樣評價。

  這本只有五十幾頁的16開冊子,看似單薄,實則厚重。

  本世紀初,德銅處理能力就達9萬噸/日,躋身世界頂級銅礦山行列,建設世界一流銅礦山目標,開始頻繁出現在德銅歷年的職代會報告標題上。

  一流礦山,千差萬別,以誰對標?

  誰的指標好,就去對誰的。於是,邱基卡馬塔、賓漢、高地谷等八家國際一流露天銅礦,進入德銅視野。《德興銅礦建立世界一流銅礦山指標體系研究報告》、《世界大型露天銅礦山》、《德興銅礦對標世界一流銅礦山採選主要指標比對表》等一大批基礎性研究緊鑼密鼓,結果相繼出爐。

  而真正雄心落地,將對標理念轉化爲指標目標,就規劃在這本薄薄的白皮書上。

  此時,德銅的產能已經達到13萬噸/日,規模擴張之後,礦山的發展到了又一個關鍵時期,德銅需要主動尋求一條可持續的發展路徑,推動礦山實現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這本承載着德銅雄心壯志的對標一流指標體系,涵蓋44個指標,包括生產技術、安全環保、設備、成本,還有自身特色的三產多經和社區建設等等。

  德銅的態度很明確,跟世界先進比,跟自己最好水平比,各個方面都必須處於領先水平,任何一個方面有不足,都不能算作真正的世界一流礦山!

  作爲德銅生產工序的龍頭,44個指標中與採礦場直接相關的多達24個。包括採礦場在內的德銅各單位和部室,已經做好發力的準備。

  在對標推進會上,德銅礦長管勇敏動員說,“要勇於面對差距,勇於自我加壓,勇於尋求突破,通過對標,做到最好,要在國內同行業中樹立一面旗幟,在國際銅礦山中搶佔領先位置”。

  攻關突破

  很快,德銅對標工作進入第二階段,以“重點突破、重點攻關”爲標志。

  對於德銅2015年職代會上提出的這個思路,時任採礦場爆破工段段長的江國華,至今津津樂道。因爲涉及他們工段的“難爆區爆破質量綜合優化”就被選爲對礦山成本、效率影響較大的十個重點攻關項目、十七個主指標之一。

  “只要爆出國外先進銅礦山的效果,綜合成本降下來,允許多裝藥”。

  這一理念,來自於對美洲三礦的考察。他們平均2360kg/萬t的炸藥單耗遠高於德銅的1980kg/萬t,但因爲爆破效果好,鏟裝效率、粗碎效率、輪胎使用壽命等諸多指標明顯優於德銅——從“大成本”的角度出發,適度提高個別單耗,“一本萬利”。

  這讓一直以來對炸藥單耗耿耿於懷,絞盡腦汁“花最少的炸藥,炸最多的礦”的爆破工段,豁然開朗。

  接下來,他們放開手腳。優化孔網爆破參數、改變裝藥結構、實驗孔底隔離器等爆破新技術、開展“區域性定人定鑽”勞動競賽……2015年,採礦大塊率、難爆區大塊率同比降幅3.3%和3.13%,優於“標的”。

  更重要的,隨着爆破效應的提升,帶動了整個採礦工序質量和設備作業效率的全面提升,電鏟臺效、廢石膠帶作業量、電動輪利用率、輪胎使用壽命等指標,持續向好——也就是說,和因此帶來的整體效益相比,上升一成的炸藥單耗,帶來了數倍甚至數十倍於成本的效益。

  而2016年的數據顯示,越來越適合德銅礦巖的爆破參數,讓大塊率大幅下降,炸藥單耗卻降低了3%。

  “對標就是一個不斷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過程。”現任該礦總工程師,分管對標工作的李國平說。

  德銅按照“集中突破一批重點指標,帶動其它指標提升”的思路,重點突破,以點帶面,選礦流程的各項指標一路向好。

  P80是碎礦的核心指標,兩個選礦廠按照“多碎少磨”、“碎磨一盤棋”的管理思路,不斷優化生產組織,實施圓錐換型升級、縮小篩網孔徑、試驗分體式篩網等多項革新改造,帶動了一系列指標的突破,礦石細了,磨礦時間短了,銅精礦品位和選銅回收率,在原礦品位大幅下降、難磨難選礦石逐年增多的背景下,劃出了一條完美上升曲線。

  2017年,德銅各項對標指標均實現攻關目標,20項礦級對標指標中,16項達到攻關值,4項達到保證值,12項創近三年來最好水平,對標同比新增效益超千萬元。

  精微見功

  靚麗的數據,不是對標帶來的全部。

  大山廠半自磨工段段長楊劍峯認爲,半自磨運轉率由對標攻關帶來管理過程的改善,比指標本身更重要。

  2015年一季度的《對標世界一流銅礦山工作簡報》顯示,大山廠半自磨運轉率相比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只有90.21%,而當年高地谷銅礦達94%!

  磨機運轉率是處理量的保障,至關重要。即使對比2015年半自磨運轉率的對標值92%,也相差1.8個百分點,折合銅,即是每年500噸,這讓楊劍鋒的臉色特別難看。

  1.8%,就是全年多停了6.5天的機。影響半自磨停機的因素很多,如突發故障引起的非計劃檢修次數增多,操作保養和維修模式引起的檢修時間延長,襯板使用壽命引起的更換周期縮短等等。

  這些因素,同樣影響着兩個選礦廠的球磨機。

  兩個選廠平均壽命30年的三十多臺球磨機,至今96%的利用率已經是世界一流水平,但德銅認爲,上升仍有空間。

  泗洲廠的球磨機,絕大多數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投入使用的,“折舊率”趨於零,運轉率卻始終居高不下。原因在哪?得益於管理。

  “指標的提升,根子還在管理,精細化的基礎管理。管理上去了,指標就掉不下來。”看着截至11月底96.94%的球磨機運轉率,泗洲廠設備副廠長李春華對礦山本年度實施的事關基礎管理的幾個“大手筆”,由衷感嘆。

  安全管理的網絡越織越密。2016年10月,一套依託“互聯網+”,實現後臺實時監控、監督管理,克服距離上、空間上的管理跨度,覆蓋全礦各單位,集信息共享與數據集中爲一體的安全隱患排查管理系統正式上線。

  隨時隨地跟蹤各單位每一起隱患記錄,專人處理,逐條追責,閉環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隱患——泗洲廠是前期三個試用單位之一,累計查出各類隱患3714餘項,整改率達到100%,李春華對系統運行情況了如指掌。

  對於泗洲廠這個五十多年歷史的老廠來說,老化的設備一直是生產的瓶頸。今年初,德銅創造性地提出設備復原計劃的構想,爲全礦275臺套主要設備開出“滿血復活”清單。查找病竈、對症下藥,恢復原有性能的同時,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提檔升級設備性能,推動形成“全員、全效率、全生命周期”的設備維修新模式。

  “復原計劃實施以來,設備的可開動率、利用率、運轉率,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分管設備的副礦長段曉良說。

  更早前運用的管理方法,亦被深推。年初,德銅提出不斷改進和優化現場管理,改進現場物料流向,改進工藝設備缺陷,改進管理薄弱環節,實現“規範管理、消除隱患、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的現場管理標準化工作目標。

  作業環境好了、設備事故少了、工序更暢通了、生產更高效了——這是基層員工的普遍認知,半自磨運轉率也因此受益,拔高到今年的93.25%。

  “做着做着,就變成了安全管理、設備管理、工藝管理……”在分管深推現場管理標準工作的副礦長吳啓明看來,管理都是相通的,唯有精微見真功。

  創新開源

  和德銅的對標管理幾乎同時啓動的,還有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全面預算管理爲德銅對標向“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突破”提供了支撐。

  作爲第一批試點單位,德銅不斷完善和優化信息平臺建設,現已實現了年度預算無缺口分解、生產經營活動實時監測、班組個人即時考核,全面預算管理實現落地。2017年,在完成公司年初下達的考核成本計劃基礎上,完成增效目標,並有新突破。

  對於全面預算管理在控制成本、調配資源等方面的獨特作用,楊劍鋒毫不懷疑,但他覺得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尚需創新開源。

  楊段長指的,是一套2015年進入工業試驗階段的半自磨機系統自動化控制軟件。這套國內首創、在2016年度公司“雙創”評比中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的項目,今年已經實現用平板電腦採集數據,判斷系統的運行狀態,向智能化又邁出了一大步。

  “不挑戰前沿生產技術,不在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和引領,怎麼能實現世界一流?”這席話,是德銅的一位技術人員在和江銅研究院、博士站的幾位博士三方合作“銅鉬磁浮選”項目時說出的。

  隨着採礦邊際品位0.15%方案的實施,大量低品位礦石將進入德銅選廠選別,如不對現有裝備技術進行突破和革新,銅精礦品位、銅回收率、金回收率和鉬回收率這四項最主要的指標,將難以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標。

  銅鉬分離,傳統的方法是選礦領域的浮選,被業界公認已經做到極致了,提升的空間有限,而有色金屬磁選,卻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上天關上了一扇門,就會給你打開一扇窗。”經過整整一年的努力,“銅鉬磁浮選”小型試驗取得突破,同時研究中發現的選鉬藥劑減量之法,可以用於現在的銅精礦脫水流程,大大降低銅精礦水分。

  創新,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銅礦山的加速引擎——這也是德銅八千多名員工的共識。目前,德銅智能化礦山建設的藍圖呼之欲出。採區運用4G網絡有線無線對接、重點難點區域無人值守、680立方浮選機尾礦回收技術探索……在12月22日召開的2018年德銅務虛會上,這些前瞻性項目被不斷提及。

  文化聚力

  對標前行的每一步,都在凝聚合力。

  硫,多年以前,是礦山的“雞肋”,因爲產品品位未達“標硫”的35%,沒人要。2012年高硫選硫系統上馬後,硫品位穩定在48%以上,局面得到改觀。

  即使如此,價值只佔銅金屬百分之一的硫金屬,不是德銅的重點攻關指標,但泗洲廠生產科技術員吳慶才和他的同事們,卻潛心攻關了三年。針對選硫綜合回收率時高時低的狀況,以生產技術室爲主體的QC小組進行了密集的技術攻關。

  調整沉砂嘴、控制pH值、加強班中操作……攻關的過程是繁瑣的,需要成百上千次試驗,吳慶才他們奔走在現場,樂此不疲。

  吳慶才參加工作僅六年,正如其名,他很慶幸能來到這樣一個爲年輕人成才提供優質環境的礦山。

  高技能人才比例,是德銅對標體系“人力資源與企業管理指標”中的七個子指標之一。近三年,德銅探索“長家分離”,建立科學合理的技術職務體系,開展首席工程師、首席技師選聘……日漸拓寬的職業發展通道和技能提升平臺,讓礦山青年對標熱情空前高漲。

  德銅職工技能中心鉗工協會祕書長、有色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員工繆國斌有兩個小目標:一個是每屆比武培養出兩到三名省級技術能手,爲整體員工技術提升做點貢獻;還有一個,就是在勞模創新工作室多立幾個項,多解決幾個生產難題。

  “我們要充分凝聚起建成世界一流銅礦山的信心、決心和意志。”德銅黨委書記李建國認爲,企業黨組織的作用,就是把黨建優勢發揮出來,把人心集聚起來,引領員工投身到轟轟烈烈的礦山對標趕超實踐中去。

  記者短評:

  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小指標,砌成德銅對標體系的大廈;一項項對標攻關的小突破,匯聚起打造一流的大洪流。對標的過程是艱辛的,但時時對標、處處對標,事事創標、人人創標,正是德銅幹部員工的使命所在、擔當所在、文化所在。對的,就這樣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德銅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銅礦山的目標,指日可待。


今日銅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銅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