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鉛工業的積澱和驕傲——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鉛冶煉綠色發展紀實

中國有色金屬報 2019-06-27 08:45

  6月3日,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安國在豫光展覽館接受光明網“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記者專訪時,這樣說:“豫光堅持愚公移山、產業報國的理念,從肩挑背馱採礦,建設小型冶煉廠、小型礦燈廠至今,堅持下來並不斷快速發展,最重要的依靠就是愚公移山精神。”

  在愚公移山精神的發祥地——河南省濟源市,豫光金鉛的名字婦孺皆知。

  中原地區有色金屬冶煉歷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就有着非常成熟的有色金屬冶煉工藝。誕生於此的豫光金鉛,其鉛冶煉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於改革開放之後,以提升民族產業水平爲己任,秉承“愚公移山、產業報國”的企業理念和“團結奮進、創新求實”的企業精神,屹然挺立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改革開放的潮頭,始終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着國家命運的脈搏,在支持國家經濟建設的同時,也成長爲中國有色金屬行業鉛冶煉領域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有色行業首家上市企業、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

  溯源:

  愚公移山精神的傳承

  今天,鉛冶煉企業遍地開花,而唯有豫光,經歷了鉛冶煉從灰色到綠色的完美嬗變,爲新中國鉛工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在鉛冶煉的發展史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很多業內人士對豫光的發展感到詫異:一個地處中原僻壤、毫無資源優勢的地方小廠,如何在嚴峻惡劣的市場環境下,克服資源、人才都極爲短缺的瓶頸,成爲現在這樣一個無論規模、技術、人才都雄踞行業領先地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

  如果你走進豫光,認真了解她的歷史,回溯她的生長背景及發展歷程,或許一切都會迎刃而解——“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裏,高萬仞……”這篇大家耳熟能詳的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列子·湯問》。講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門前大山挪走的故事。

  濟源是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發祥地。而根植於此的豫光,更是愚公移山精神傳承的集大成者。豫光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穩健發展,堅韌不拔、艱苦創業、敢爲人先的堅定步伐,皆由此展開。“愚公移山,產業報國”也理所當然成爲豫光的企業理念,成爲豫光文化體系中最爲核心的構成。

  回眸豫光建廠之初,32名幹部職工靠一錘一鏨、肩挑背馱採礦,掀開了豫光62年的輝煌歷程。發展過程中,企業不止一次面臨生與死的考驗,每一次,爲了渡過難關,幹部職工都響亮提出“不要工資要路線,艱苦奮鬥闖難關”的口號,他們打氣賣豆腐,補輪胎,炒紅丹,積極開展生產自救,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力挽狂瀾於既倒。豫光創業時期的這種艱苦奮鬥精神,爲後人留下了一筆極爲珍貴的精神財富,豫光逐步做大、做優、做強,實現了多產業、多層次的擴張發展和內涵增長。

  回看62年的發展歷史,豫光完成了太多業界認爲不可能完成的事:從地方小廠成長爲有色行業大型骨幹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帶動中國鉛冶煉工藝實現從燒結鍋、燒結機、富氧底吹到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技術四次革命性升級;成爲中國最大的鉛冶煉企業、最大的白銀生產企業,成爲鉛冶煉行業首家上市公司,連續多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財富500強之列,引領帶動濟源成爲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產業基地……這些成績,成爲豫光發揚愚公移山精神、艱苦奮鬥的真實體現和生動詮釋。

  “豫光發展到今天,是幾代豫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可以說,豫光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移山的過程。在我們職工身上體現的就是愚公移山精神。我們的7000名職工就是中國鉛工業發展史上當之無愧的當代愚公。”楊安國在2017年濟源市當代愚公頒獎現場,情不自禁這樣感慨。

  積澱:

  “中國鉛工業博物館”的誕生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

  豫光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中國鉛工業博物館”的誕生也絕非一日而成。

  1957年底,豫光金鉛前身濟源綜合冶煉廠共生產粗鉛76噸。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在歷史的長河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其意義非同一般,因爲這是豫光最早的收獲,也是豫光開始發展鉛冶煉的圖騰,濟源乃至全國的鉛工業也由此開啓了奔騰不息的發展之路……時任廠長的楊安國面對着有色金屬市場的疲軟,中央對小型冶煉企業的禁令,以及附近居民的不滿,企業正處在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企業低成本擴張和高質量綠色發展這道選擇題上,楊安國果斷選擇了後者。

  他說:“作爲重有色企業,固然要追求財富、創造價值,但財富利潤必須建立在保護生態環境之上,企業才會擁有持久的生命力。”他首開行業先河,提出“綠色冶煉”的發展理念,並以超前的眼光,實施“工業出城、項目上山”的戰略,一鼓作氣收購位於北郊瀕臨破產的硫酸廠,邁出在城外安營扎寨的第一步,帶領豫光開啓了綠色冶煉的新徵程。

  與綠色發展理念同時發酵的,是他決意把企業做大做強的決心。他認爲,企業必須向規模求效益,只有這樣,才能做大做強。

  在艱難的多方籌措下,工程於1987年3月10日破土動工;1988年3月29日一次試產成功,6月份達到設計能力。當年,因爲一期擴建工程投產,完成工業總產值2700多萬元,實現利稅385萬元,職工人均收入增長17.6%。

  一期擴建的順利投產,爲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豫光由此邁開了規模擴張的雄健步伐,經過緊隨而至的二期、三期、四期等歷次擴改,電解鉛生產能力從1400噸擴至5000噸、1.5萬噸、5萬噸直至30萬噸,豫光鉛冶煉在這方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並逐步走向中國鉛工業的第一。

  其中最難能可貴的,是豫光人憑借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每一次擴建中,不僅追求規模的擴大,還通過持續的自主創新,實現了一個個技術工藝的突破和鉛冶煉綠色發展的多項第一。

  第一家採用低濃度二氧化硫非穩態制酸工藝,解決鉛燒結機含硫煙氣污染問題;第一家採用富氧底吹氧化-鼓風爐還原熔煉工藝;第一家採用雙底吹直接煉鉛技術,並實現工業化應用,成爲行業首家淘汰燒結鍋、燒結機和鼓風爐的企業,先後引領了中國鉛冶煉工業3次革命性升級,改變了我國鉛冶煉工業技術裝備落後的狀況,實現了鉛冶煉工業的綠色革命。

  豫光的鉛冶煉發展,歷經燒結鍋、燒結機、富氧底吹氧化-鼓風爐還原、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煉鉛4次工藝變革,成爲中國鉛冶煉工業振興的一面重要旗幟,書寫了全新的中國鉛冶煉發展史,被業界譽爲“中國鉛工業博物館”。

  而成就“中國鉛工業博物館”的“豫光技術”,也已成爲業內推廣的典範,讓世界鉛冶煉真正步入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新時期,開闢了世界鉛冶煉綠色發展的新紀元,在共和國輝煌的史冊上,留下了豫光作爲鉛工業領軍企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驕傲:

  爲世界生態文明提供“豫光智慧”

  在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中,中國經濟發展備受關注,但早期採用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廉價勞動力拉動發展的模式,讓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生態環境代價。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全局性的變化,環境治理由此駛入快車道,生態環境保護的面貌煥然一新。

  同樣,一場更爲綠色環保的變革,正在悄悄改變着中國傳統鉛工業的發展。

  時光追溯到2000年8月24日,當時在河南任職的李克強到豫光調研,對企業的發展寄予厚望,他說:“豫光目前的冶煉工藝處於全國前列,這充分說明企業管理水平高,社會責任感強。今後,企業要不斷進取,拉長產品鏈條,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要抓好綜合回收,提高企業綜合效益,這樣企業才能越做越大,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爲我國經濟多作貢獻。”

  豫光沒有辜負這份囑託。21世紀以來,豫光始終立足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理念,在企業發展實踐中緊跟時代步伐,和着共和國發展的節拍,不斷探索適應新時代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模式,爲豫光、爲鉛工業、爲新時代的綠色發展,進行了超前的探索。

  楊安國曾表示:“發展循環經濟,建立節約型社會,再生資源利用產業已經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豫光必須形成示範引領,在全行業形成一種導向。”

  彼時,豫光鉛冶煉的規模和綠色技術都已提升到巔峯,企業已真正實現綠色冶煉。而先天不足的資源問題,隨着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逐步暴露出來。爲了緩解資源短缺帶來的矛盾,楊安國果斷地決定:向再生鉛產業進軍!

  多年從事鉛冶煉的歷史,讓豫光擁有一大批工程技術骨幹和熟練操作工人,並擁有一套完善的分析檢測系統和回收廢舊蓄電池基礎設施,其成熟的富氧底吹-鼓風爐還原熔煉工藝技術,無需將鉛膏在特制的回轉爐內熔煉,而是將鉛膏和鉛精礦一起直接配料,投入到氧氣底吹爐進行熔煉得到粗鉛,過程中還實現了脫硫,既省去了繁瑣的脫硫工藝,又保證了硫的再利用。而這正是豫光發展再生鉛的獨特優勢。

  由此,豫光完成了從原生鉛企業到原生鉛與再生鉛相結合的新型再生鉛企業的蛻變。其“原生+再生”相結合發展的“豫光模式”,被稱爲“世界再生鉛發展的中國樣本”,爲鉛冶煉行業在世界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中帶來了希望之光,提供了“豫光智慧”,成爲中國鉛工業的驕傲。

  今天,豫光已經形成年處理54萬噸廢鉛酸蓄電池的產能,成爲世界上廢鉛酸蓄電池處理能力最大的企業。

  每天,豫光再生鉛原料廠房內,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品牌的廢鉛酸蓄電池堆積成山,如歲月靜好間,沉默不語般等待生命的重新啓航,感受着“豫光模式”爲它們帶來生命流轉的嶄新變化,也見證着豫光永不停歇的奮鬥腳步。

  “不謀長遠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此刻,“豫光模式”開啓新徵程,以“互聯網+”爲核心的國內首個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網絡體系正在構建,布局全國的標準化回收站點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一個覆蓋範圍廣、體系運行規範的全國性回收網絡體系正在逐步生成,世界生態文明建設的美麗藍圖正在中國大地徐徐展開……


今日鉛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鉛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