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西部礦業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白永強作生產經營工作報告,全面總結梳理2019年生產經營工作,確定西部礦業集團公司2020年各項經營目標。報告要點摘錄如下:
2019年工作回顧
生產經營業績逆勢上揚。2019年在銅鉛鋅等主要產品市場價格同比大幅下降,影響利潤近8億元的情況下,公司全年預計實現利潤總額14億元,完成省屬企業考核指標的140%;實現銷售收入392億元,比上年增加9億元;到2019年底,公司總資產預計達到600億元,資產保值增值率105%;在崗員工人均銷售收入(剔除貿易)237萬元/人,較2018年提高68%;全年上繳各種稅費14.58億元。
發展質量不斷提高。持續處置不良資產和盤活閒置資產,優質資產佔比不斷提高。公司營業收入“脫虛向實”成效顯著,集團公司自產產品營業收入達180億元,較2018年增加60億元,佔公司總收入的46%。礦山單位生產成本持續降低,產出效益穩步增長。冶煉產業減虧力度持續加大,經營狀況大幅改善。鹽湖化工單位工藝技術指標逐步成熟,產品進一步得到市場認可。文旅產業新增伊吾胡楊林景區,茶卡景區旅遊人數在同比減少5萬人次的情況下,經營利潤同比增加1200萬元。
風險防控成效顯著。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應對日益嚴峻的金融環境,加大資本運作,市場化債轉股取得重大突破,直接融資破冰前行。安全環保形勢持續穩定。安全管控平臺作用逐步釋放,綠色礦山、花園式工廠建設穩步推進,錫鐵山分公司等5家礦山獲評國家級綠色礦山,青海銅業獲評青海省綠色工廠。內控管理與風險預警緊密結合,完成新增3家單位內控體系建設,11家單位風險預警機制建設,爲公司風險防範築牢屏障。
改革創新穩步推進。“三大變革”自上而下加力前行。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推進;組織體系優化持續進行;法人治理整體穩步提升;營銷體制改革全面完成;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全面落實,機構和人員配置到位;股權運作重組進展順利;智慧礦山、智能計量化驗等信息化系統全面實施並部分上線;持續推進自動智能機械化,科技創新、技術創新如火如荼開展。公司所屬科技型企業與高新技術企業達8家。
一年來,着力推進八項工作:
加壓力、強管控、多舉措,生產持續高位運行。以生產計劃爲導向,自我加壓,加強計劃、過程管控,提升設備運轉率和臺效,主要產品產量大幅提高,有效抵御部分市場因素影響。
計劃實、措施足、監管強,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採取多種有效措施搶工期、保質量,實施日報、月報監管機制,有效保障了公司重大工程、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強攻關、解難題、重實效,主要指標持續向好。堅持以問題爲導向,加大現場調研力度,大力開展技術攻關,以實際成效檢驗技術成果。礦山單位資源綜合利用率普遍高於行業要求最低指標2.7至12.4個百分點。冶煉單位全年46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抓重點、摳細節、嚴管理,精細化管理邁向深入。堅決落實“四個奔着去”,緊盯重點環節和重點問題,狠抓基層基礎管理,持續完善符合西礦發展實際的管控體系。人力資源配置不斷優化。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加大存貨定額管理考核力度,建立能源工序管理體系,降成本成效顯著。
重科技、強激勵、增活力,創新創效成績顯著。堅持把創新作爲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成立科技信息政策研究室,建立西部礦業首個“職工創新工作室”,廣泛開展“小改小革”“進步一個點”活動,配套員工積分制管理辦法和創新創效獎勵辦法,激發全員創新創效活力。
破困局、拓渠道、增方式,資金管控成效優異。始終堅持底線思維,主動解決融資難困局,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增加資金運用新方式,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資金計劃信息化過程管控水平趨於成熟,財務公司資金集中管理平臺功能進一步凸顯。
強基礎、嚴監管、控風險,本質性安全環保大幅提升。持續在建設本質安全企業方面發力,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夯實體制機制基礎,從嚴監管,層層落實安全和環保風險管控。安全環保形勢保持持續穩定。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走在全省前列。積極履行環境恢復治理主體責任,生態恢復治理順利通過省級驗收。錫鐵山分公司等5家礦山獲評國家級綠色礦山,青海銅業獲評青海省綠色工廠。
提素質、強技能、增收入,員工幸福感不斷增強。始終堅持發展成果與員工共享,積極推進員工素質提升工程,加強員工技能培訓,不斷增強員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職工人均收入持續增長。廣泛開展勞動競賽、技術比武、小改小革、師帶徒等活動。建立完善職工健康檔案,配套完善職工活動陣地。
2020年工作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戰略部署,秉承“智慧創造價值、責任成就未來”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堅定不移推進“三大變革”,以“穩生產、降成本、重營銷、控風險、強創新”爲抓手,高效開發利用好“三大資源”,確保公司生產經營平穩運行,全力打好“十三五”收官之年攻堅戰,與全國全省同步進入全面小康。
穩生產:以年度任務爲目標,科學制定生產計劃,精心組織調度,提高設備完好率與運轉率,保持生產工藝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穩操作、穩工藝、穩指標、穩產量,提升管理效率、生產效率、勞動生產率,確保公司年度生產任務圓滿完成。
降成本: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全要素成本分析,全過程成本管控,全領域挖掘潛力,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持續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存貨定額管理、能源工序管理等,着力降低材料消耗、資金佔用,全面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取消低效無效支出。
重營銷:供與銷要積極深入市場,掌握市場行情與動態,注重性價比,掌握主動權。牢固樹立經營意識,深入研究市場、發現市場、培育市場、開拓市場,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控風險: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穩應變、以進固穩,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精準識別公司發展面臨的實際困難和風險點,把防範債務風險作爲重中之重,不斷夯實安全環保防線,持續完善優化內部控制體系和風險預警機制,加強法律風險和輿情風險防範機制,促進公司平穩健康發展。
強創新: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提檔升級,激發創新第一動力,用好人才第一資源。以智慧礦山、智能工廠建設爲重點,大力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以“小改小革”“進步一個點”等活動爲載體,深入推進全員創新;以實行科研項目成果效益分享制、科研費用加計扣除獎勵辦法爲契機,激勵科研人員深入生產一線、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以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平臺爲載體,依託政策支持,大力引進高端人才,解決關鍵問題。
2020年生產經營目標
礦山單位採礦量1,411.8萬噸、選礦處理量1,370.6萬噸,生產銅金屬量5.8萬噸、鉛金屬量6.4萬噸、鋅金屬量16.4萬噸、鎳金屬量2,565噸、鐵精粉實物量169萬噸,球團55萬噸、硫精礦實物量16萬噸;冶煉單位生產電解銅15.4萬噸、電鉛10萬噸、粗鉛10.8萬噸、鋅錠10.7萬噸、硫酸55.6萬噸;貴金屬:金錠2,000千克、銀錠200噸、精鉍55噸;鹽湖化工及其他生產工業鹽225萬噸、食用鹽5萬噸、高純氫氧化鎂15.4萬噸、高純氧化鎂8萬噸、電熔鎂砂3.3萬噸、燒結鎂砂3萬噸、無水氟化氫6.8萬噸、鋼結構產品1.6萬噸;新增產品:C2H4F26,336噸、NH4VO3 500噸;茶卡鹽湖景區入園人數312萬人次。
全年實現銷售收入390億元,其中自產產品銷售收入預計232億元,利潤總額19億元,年末總資產達到650億元。
2020年工作部署
全方位強力度推進“三大變革”,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盯重點高效率推進“項目建設”,全力打造發展新引擎
全系統高壓力推進“節支降本”,積極開展創新創效
全方位嚴監管推進安全環保,積極開展本質安全和綠色發展
強歸集嚴管控推進“控支降債”,嚴防資金債務風險
重關懷多舉措推進人才建設,積極開展全員創新活動
強基礎嚴考核推進黨的建設,積極開展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