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電池退役潮將至 回收利用產業或超百億規模

鉛雲匯 2019-04-15 13:51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峯》報道,去年新能源汽車的逆勢增長,讓行業的發展備受關注,而隨着產業的延伸,其背後還有一個百億市場正在啓動,那就是對汽車動力電池的回收。按照早期電動汽車電池使用壽命普遍爲5年左右,目前最早上市的新能源汽車,其動力電池已經處在“退役”期之內。

有分析認爲,2018-2020年三年間,新能源汽車累計報廢動力電池將達12萬-20萬噸,並在此後呈現逐年增長態勢,退役電池回收利用產業有望超過百億規模。專家表示,產業的協同發展也將有利於避免環境污染,提升產業價值。

2015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快車道的起點。來自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僅有7.5萬輛左右,而一年後,這兩個數字就雙雙突破33萬輛,隨後2016年到2018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同比增長持續超過50%,使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累計產量超過280萬輛,其動力蓄電池累計配套量超過90萬噸。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曾表示,這些使用幾年後必須退役的動力電池,利用好是有價值的資源,處理不好則可能變成環境污染的風險,逐漸凸顯的電池回收利用問題不容忽視。

辛國斌指出:“據估算,到2020年後動力蓄電池將逐步進入規模化退役期。動力蓄電池退役後,如處置不當,隨意丟棄,一方面會給社會帶來環境影響和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要推動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資源化、規模化、高值化發展,突破一批快速檢測、分選重組、殘值評估、綜合利用等方面關鍵共性技術和裝備。”

一般來說,動力蓄電池容量衰減到80%以下時,車輛可能已經無法正常行駛,但電池的能量殘餘仍可應用在儲能、分布式光伏發電等其他領域,其中含有的鎳、鉻等重金屬也仍可進行收集利用。

去年一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發布《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應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負責回收新能源汽車使用及報廢後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隨後同年又發布了《新能源汽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建立動力蓄電池溯源管理平臺,對動力蓄電池生產、銷售、使用、報廢、回收、利用等全過程進行信息採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數據資源中心副主任陳平說,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梯次利用企業和再生利用企業必須在回收利用各環節履行好相關責任。他表示:“當電池包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報廢而退役時,我們可以追蹤到該包何時退役,退役後進入了梯次環節還是最終的拆解再生。這樣一來,通過全流程分析,我們可以掌握每一個電池包全生命周期的物質流向,並可以對各環節涉及的相關企業主體的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監督。”

這也意味着,對於新能源汽車車企來說,要想車賣得好,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電池回收問題。毛大志所在的深圳某車企目前已有兩批新能源汽車電池退役,今年還有500輛以上的車輛電池進入報廢階段,爲了確保報廢電池的合理利用處理,他們選擇和有資質的電池梯次利用企業進行合作。他說:“我們的電池返回廠家是沒有利潤的,但是現在能做梯次利用,電池的價值就發揮了,就能有一定的收益。對於客戶來說,整車的成本會有所降低。”

今年二月,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調研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動力蓄電池累計配套量超過131GWh;“十城千輛工程”推廣期間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陸續進入退役期;到2020年,我國退役電池累計約爲25GWh。退役電池將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較大的京津冀、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目前在湖北、湖南、廣東、浙江等退役電池產生量較多地區,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已有一定規模,部分梯次利用企業的回收率已達到99%,市場產值有望繼續快速攀升。


今日鉛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鉛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