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華錫集團的國家工程實驗室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發展,爲有色金屬行業帶來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近年來,華錫集團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通過科技創新壯大新動能,增強驅動力,提高核心競爭力。
深化校企合作融合
近年來,華錫集團將校企合作視爲落實“產學研”長效合作的重要舉措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與包括中國礦業大學、中南大學、鄭州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廣西大學大學在內的10多所國內知名高校達成了校企合作戰略。校企在產、學、研等方面展開了深層次的合作,通過優勢互補找路徑,通過合作共贏找項目,加快人才培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的步伐,進一步提升了華錫集團科技創新能力和驅動發展動力。
華錫集團與鄭州大學合作的《高效回收微細粒錫石“柱-磁-牀”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入半工業性試驗階段;與廣西大學合作的《基於密度泛函數理論的多金屬資源清潔浮選技術》榮獲2021年度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與廣西科技大學聯合申報的《低溫燒結高致密度氧化銦錫靶材的制備研究》入選自治區本級財政科技計劃項目。
賦能產業創新發展
華錫集團始終以銦錫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爲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驅動發展能力的重要抓手,持續加大科技攻關力度,着力突破ITO靶材等有色金屬領域“卡脖子”難題,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鑄造錫基軸承合金(ZSnSb11Cu6)順利出爐延長了企業產業鏈,增大了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砷錫鉛鋅銻多金屬礦高效分離關鍵技術,促進了砷錫鉛鋅銻多金屬礦領域的技術進步。研究成果實際運用於華錫集團車河選礦廠,爲企業價值近200億元的低品位復雜錫鋅鉛銻銦多金屬資源綠色高效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在難選貧銦錫銻多金屬資源高效分選關鍵技術研究、高硫錫精礦和高鐵銦鋅精礦高效冶煉技術研究、高密度低電阻大尺寸ITO靶材研制等7個方面取得了21項重大關鍵共性行業技術突破。
強化技術創新引領
工作人員正在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對全自動液壓壓磚機設備進行操作
在近日公布的我國有色行業的全國性科技獎項——2022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由華錫集團及旗下企業高峯公司、設計研究院、梧州環科公司等單位主持及參與的《深井特富殘礦回採多源融合安全評估與決策關鍵技術及應用》《鉛鋅銻冶煉危廢渣資源化利用與安全處置關鍵技術應用》等5項科研項目榮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
國家工程實驗室工作人員操作原子吸收光譜儀
這5個項目的研究成果爲華錫集團在礦山充填開採、大宗固廢處理、綜合回收等方面提供了科學參考依據,爲企業推動採礦、選礦、冶煉等板塊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
銅坑車河工作人員進行浮選機操作
華錫集團科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副總經理胡明振表示,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科技創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華錫集團持續加強對科技研發的投入,每年對研發的投入成倍增長,預計2023年研發投入將達到1.4億元。期間累計獲得行業、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4項,申請發明專利60餘項,PCT專利7項,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參加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7項,開發新產品8個,其中2個進入產業化生產,爲企業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強大科創力量。
未來,華錫集團將堅定不移走“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秉承“科技興企,科技強企”的發展理念,承擔起“廣西礦山資源開發和高效利用的引領者”的企業使命,聚焦加大研發投入、重大戰略任務需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領域,提升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打造全國多金屬全產業鏈高效利用示範企業,爲推動廣西乃至國家有色金屬產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而接續奮鬥。
文字丨黃磊
圖片丨華錫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