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今年有三座老礦山重新投入生產

錫雲匯 2019-04-10 14:49

今年納米比亞將有三座老礦山重新投入生產。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在納米比亞西部Erongo地區重啓的AfriTin公司Uis錫礦和北河資源Namib鉛鋅礦。

納米比亞礦業和能源商會首席執行官Veston Malango周三宣布了上述消息,並表示沙漠雄獅能源公司也正在重新開發位於Erongo地區的Helikon和Rubicon鋰礦。

Malango表示,三個礦山重啓已經創造了720個就業崗位。

去年AfriTin公司Uis錫礦啓動了第一次大規模的礦山爆破,這也是該礦山自1990年因錫價格下跌而關閉後的首次爆破。

Uis錫礦將生產錫精礦,第一期試點選礦廠處理能力約50萬噸/年,每月生產約60噸錫精礦,而第二期計劃投入運營300萬噸/年處理能力選廠,生產約5000噸/年錫精礦。

該礦於1911年被發現,由南非的Iscor開發,是世界上最大的硬巖錫礦,於20世紀50年代開始生產。

北河資源公司的Namib鉛鋅礦(NLZM)是一個地下礦,距離斯瓦科普蒙德30公裏,距離沃爾維斯灣港口75公裏,該礦於1968年至1991年有開採歷史。

該項目目前JORC資源量爲1120000噸,其中地下原巖金屬含量爲25900噸鉛、74200噸鋅和6600萬盎司白銀。

據NLZM稱,從歷史上看,該礦生產了約70萬噸礦石,生產了超過10萬噸噸鉛鋅精礦和超過100萬盎司白銀,以當前商品價格測算並扣除冶煉權益金後的利潤超過1億美元。

沙漠雄獅能源公司專注於建設納米比亞第一座大型鋰礦,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一直參與多項相關地質調查和研究,並開發了Rubicon和Helikon礦牀,其中包括露天和地下工作。

該公司於2017年12月開始從歷史庫存原料中生產鋰精礦。

在正式生產之前,沙漠雄獅能源公司的獨家勘探許可證中包含約70萬噸的尾礦和10萬噸的礦粉可供加工利用,公司計劃第一階段進行處理,第一期生產周期爲12至18個月。

Malango進一步強調了吸引勘探投資的重要性,因爲這將增加新勘探發現和新礦山開發的前景。

去年鑽石和鈾是納米比亞經濟的主要推動因素,因爲它們的表現優於該國其他所有部門增長率達22%。

Malango表示“這些統計數據顯示,與2017年相比2018年工業的快速增長主要是鑽石和鈾的產量增長推動的”。

與此同時,Malango公布了第八屆納米比亞礦業博覽會和會議的日期。該展覽將於5月8日至9日在溫得和克展覽場舉行。納米比亞礦業博覽會和會議將吸納礦業公司、服務提供商、供應商以及政府組織和其他相關組織參展。


今日錫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錫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