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外鋅價繼續保持十分強勢的格局,滬鋅已然直逼20000元/噸重要關口,倫鋅也有了要達到2500美元/噸的勁頭。除了自身基本面在有色金屬中屬於相對利好的局面外,資金推動和宏觀層面全球流動性寬鬆也是助推今年下半年鋅價強勢必不可少的因素。未來需要重點關注海外礦山出現大面積復產的動向及加工費變化情況,在庫存未出現明顯累積之前鋅價或延續高位震蕩格局。同時需謹防宏觀黑天鵝事件和鋅價過快上漲所帶來的價格回調情況。
海外礦山陸續復產 加速鋅礦供應
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較大,主要產鋅國不僅要承受疫情帶來公共支出增加的壓力,還要承受資源品產量和價格下跌的壓力。全球主要礦山二季度鋅礦產量合計爲85.0747萬噸,同比減少14.8%;上半年鋅礦產量合計189.4998萬噸,同比減少4.1%,主要因3月以來海外疫情大爆發,阻礙了礦山的正常生產,同時一季度鋅價大跌衝擊部分礦山生產成本,導致的部分礦山減產,故將今年礦山增量下修至4-5萬噸。3月海外疫情爆發,導致部分礦山停產且推遲新建項目,加重了市場原料的供應緊張程度。內外鋅礦加工費均出現大幅下調,其中5月加工費下調幅度最大。進入6月,隨着國內礦山利潤修復,出貨意願改善,且停產礦山也陸續恢復生產,鋅礦供應有所回暖。煉廠原料庫存回升至正常水平,鋅礦加工費跌勢放緩,且出現鬆動跡象。
近期滬鋅價格持續走高,礦山利潤較爲可觀,出貨意願較強,且海外鋅礦逐步恢復,並進口至國內,預計8月鋅礦進口量持穩在30-35萬噸左右,進一步補充國內礦端,總體來看,國內鋅精礦供應趨於寬鬆,冶煉廠原料庫存水平正常,短期帶動鋅精礦加工費上漲。
原料端改善 精煉鋅增量或有限
據SMM數據顯示,6月精煉鋅產量46.54萬噸,環比減少1.85%,同比減少5.77%。1-6月累計精煉鋅產量286.7萬噸,累計同比增速4.57%。受疫情和精礦供應影響,我國精煉鋅產量增速偏低。進入7月,國內冶煉廠原料庫存水平繼續攀升,鋅精礦供應短缺問題基本緩解,煉廠檢修減少且部分檢修恢復主要增量來自於雲南、安徽、內蒙等地區,同時甘肅及內蒙地區煉廠亦存在檢修,但影響量有限,預計7月精煉鋅產量環比增加2.64萬噸至49.18萬噸。
從冶煉廠利潤情況來看,一季度煉廠利潤情況不佳,隨着3月底鋅價觸底反彈,煉廠利潤逐步向上修復。7月煉廠均利潤增至1500元/噸左右,隨着冶煉廠利潤逐步恢復,提振生產積極性,精煉鋅產量預計環比走高,加大對鋅礦的需求。
需求較好
據本周Mysteel調研數據顯示,在130家鍍鋅生產企業中,50條產線停產檢修,整體開工率爲81.2%;產能利用率爲69.55%,較上周上升0.28%;周產量爲83.66萬噸,較上周增加0.34萬噸;鋼廠庫存量爲59.43萬噸,較上周減少0.65萬噸。從企業開工率情況來看,7月下旬,鍍鋅板塊終端訂單好轉,且南方雨季陸續結束,災後重建帶動需求預期;同時,隨着海外國家陸續重啓經濟,壓鑄鋅合金與氧化鋅東南亞地區訂單有所改善,帶動其板塊開工率有所回暖。基建支撐鋅下遊消費。受疫情影響,鐵路建設被寄予厚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上半年,115個在建基建大中型項目全面復工復產,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58億元,超去年同期38億元,同比增長1.2%。尤其是二季度,基建投資完成1797億元,同比增長16.4%。
國內延續去庫 LME庫存大幅增加
截至8月7日,SMM七地鋅錠庫存總量爲19.21萬噸,較7月31日下降3100噸,較8月3日下降9800噸,上期所鋅錠庫存較7月31日減3848噸至84499噸;截止8月7日,LME鋅庫存爲197175噸;截至8月7日,上海保稅區鋅錠庫存4.72萬噸,較上周增加900噸。降幅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廣東地區。上海地區進口鋅流入放緩,社會庫存延續下滑態勢,進入月中旬後,庫存加速下滑,顯示下遊消費較前期回升。LME庫存延續階梯式上行勢頭,接近20萬噸,同時注冊倉單佔比回落,表明累庫仍有繼續可能。鋅價走高,增加了持貨商交倉的積極性,庫存出現大幅攀升。
總結
中美博弈再度升級,中國在美企受限打壓,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回落,有色金屬價格走勢有所承壓。當前國內鋅礦整體供應寬鬆,煉廠庫存維持正常水平,8月鋅礦加工費繼續增加250元/噸,煉廠利潤可觀,不過8月仍有常規檢修,預計精煉鋅供應增量有限。下遊方面,終端基建、地產等投資維持向好預期,鍍鋅板塊仍有一定增長空間,同時外需較前期回暖,社會鋅錠維持去庫化。當前宏觀面不確定因素仍存,或擾動鋅價上漲節奏,且近期鋅價上漲幅度過快,也需防止高位回調的風險,鋅價或仍將保持高位運行,同時需謹防宏觀黑天鵝事件和鋅價過快上漲所帶來的價格回調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