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市邏輯:
現貨市場:上海現貨市場電解鎳報114750-115150元/噸,其中上海市場金川鎳報在114975元/噸,俄鎳報在114925元/噸附近。
中期邏輯:上周,精煉鎳現貨進口虧損收窄,上期所鎳庫存繼續下降,LME庫存下降格局不變;鎳中長期邏輯不變,即絕對鎳價仍然比較低,全球範圍內精煉鎳供應環比增量有限,而需求則不斷增加,因此鎳大方向依然看漲。
短期邏輯:隨着鎳倉單的進一步下降,精煉鎳自我支撐邏輯更爲顯著;當前下遊不鏽鋼需求偏弱,但我們認爲不鏽鋼產業鏈核心邏輯在於原料採購,因此對鎳價是有支撐作用的。貿易戰主要影響人氣,鎳直接受到傷害不大。整體上,鎳價進入蓄勢階段,貿易戰或加速蓄勢期的完成,建議緊密關注。
走勢分析:
19日,進口鎳對金川鎳貼水收窄至50元/噸,而進口鎳對電子盤升水回升至875元/噸。
LME庫存19日延續下降格局,下降54噸,降幅明顯收窄,近期LME庫存或有一定的反復,但整體LME去庫存格局不變。
上期所鎳倉單下降353噸,鎳價的回落刺激市場成交,倉單進一步的下降,目前已經降低至2.55萬噸。
19日精煉鎳進口虧損幅度再度收窄,不過鎳板進口依然處於小幅虧損階段,由於當前國內倉單絕對量已經比較低了,因此,進口虧損整體上方向上朝向收窄。另外,從俄羅斯數據出口數據來看,1-4月份鎳出口量爲4.4萬噸,同比減少僅僅0.34萬噸,顯示出中國鎳板進口減少並未導致俄鎳的積壓,並不存在過多的隱性庫存。
鎳鐵鎳礦方面,19日,鎳礦鎳鐵報價持平。
不鏽鋼市場方面,19日不鏽鋼企業指導價格普遍持平,不過下午時段,不鏽鋼企業出貨意願較大,7月報盤大幅下調,不過由於是個別企業操作,因此主要是爲了競價出貨,但會影響其他冶煉企業的出貨,從而影響原料採購。
綜合情況來看, 中美貿易戰主要影響市場人氣,暫時對鎳產業鏈影響還不大;國內鎳倉單進一步的下降,國內鎳價表現相對較強,但LME現貨相對走弱,因此國內鎳價無法單獨發動行情,預估仍然處於蓄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