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表現
滬鎳本周衝擊前高未果,回落後企穩。下周或將繼續再衝前高。筆者維持前期判斷,近期大勢向上應是可以確定。
今日,滬鎳主力 2109 合約收於 145190 元/噸,周跌幅 1710 元/噸。
2. 影響因素及分析
7 月份中國制造業 PMI50.4,較上月下降 0.5 個百分點,但連續 17 個月保持在擴張區間。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7 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爲 100.1%,結束之前的三連跌,觸底反彈。
在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就國家拋售有色金屬儲備表示,這一舉動旨在維護大宗商品市場的平穩。無論國家還是企業層面,都不希望價格大幅波動。否則對企業和產業都將產生較大影響。
隨着本周市場利空的消化,下周宏觀或將向穩。
據 SMM,今日,金川鎳報價 145800-146300 元/噸,升水報 1100 元/噸;進口鎳 145050-145550元/噸,升水 400 元/噸。菲律賓紅土鎳礦續漲報 110.5 美元/溼噸(1.8CIF)。硫酸鎳價格周內漲 250至 38500 元/噸。山東、江蘇地區高鎳鐵出廠價本周持穩報 1400-1410 元/鎳。低鎳鐵價格持穩報 4750元/噸。鎳端價格穩中見漲。
倫鎳庫存自 4 月中下旬開始一路去化,幅度達 17%,主要是鎳豆。滬鎳庫存自去年 8 月中旬開始一路去化,5 月後有企穩跡象,但總幅度近 85%。兩市庫存的變化趨勢分化,但總體下降。近期,進口窗口持續打開,滬倫比有所回升。
供應端看,電解鎳產量基本持穩。鎳礦港口庫存回升,短期供應緊張緩解。國產鎳鐵產量不及預期,進口量有所增加。硫酸鎳進口量大幅增加,但佔鎳端比例較小。需求端,不鏽鋼產量小幅波動並不會波及鎳鐵需求,新能源汽車利好紛至沓來,對鎳拉動明顯。
綜合考量,鎳需求端的增長快於供給的變動,基本面成長機會明確,因此強勢向上。從盤面上看,滬鎳只是補齊了 3 月史詩級大跌的缺口而已。當時純鎳對電解鎳升水較高,而現在基本平水。經過近四個月,產業鏈打通的大利空被市場消化,給滬鎳下一波大漲扎實了基礎。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30日會議中提出,要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
3.結論及策略
鎳看漲不變,下周盤面或要再次向前高發起衝擊。但衝破前高壓制非一日之功可達成。(李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