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3月25日報道:“四跌停”後“兩漲停”
自3月16日恢復交易以來,倫鎳價格連續四日跌停後掉頭向上,並在3月23日和24日出現連續漲停。其間,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設置的漲跌停板限制屢屢被打破,多次出現無效交易,LME場內官方價的基準作用大打折扣,導致實體企業和相關參與者難以進行正常交易。在業內人士看來,倫鎳恢復理性仍需時日,投資者更需謹慎參與,注意風險防控。
業內人士:倫鎳定價機制短期“失靈”
對於倫鎳恢復交易以來的波動,國信期貨研究諮詢部主管顧馮達認爲,倫鎳恢復交易後的“四跌停”,更多是矯枉過正和單邊市缺乏流動性下部分多頭被強平造成的,而最近兩日的漲停是充分回調後的“反抽”。短期來看,倫鎳殺跌風險已大部分釋放,在海外低庫存背景下,倫鎳在30000美元/噸維持較強支撐。另外,倫鎳期貨短期面臨到期交割問題,由於LME場內官方價多次被取消,使得業內公認的現貨交易基準“失靈”,從而引發現貨成交遲滯,部分空頭因交貨困難而被迫平倉離場,這也導致倫鎳價格近兩日大幅回升。
在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劉崇娜看來,倫鎳交割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倫鎳恢復交易後連續4個交易日跌停,導致本應於3月16日至22日交割的所有鎳合同,均推遲至3月23日交割。受交割規則影響,不排除空頭平倉造成價格大幅波動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交割問題在倫鎳中期走勢中並非核心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倫鎳恢復交易後多次出現無效交易,定價機制出現問題。根據LME的規則,圈內交易第二節(R2)價格如果觸及停板,當日不公布官方價格,將採用下一個R2未停板日期的價格。這導致倫鎳恢復交易以來僅3月22日公布過官方價格。而LME官方價格是產業客戶用作現貨貿易結算的計價基準。目前鎳下遊購銷停滯也反映出市場對LME產生的價格並不認可。
市場認爲國內鎳供應偏緊狀況有望逐步改善
國投安信期貨鎳研究員範潤澤表示,過去幾年全球原生鎳產量增長主要集中在二級鎳(含鎳生鐵)上,一級鎳(電解鎳)增量基本停滯。隨着2021年全球不鏽鋼行業的復蘇,加之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的強勁發展,市場對精煉鎳的需求突然大幅增加,全球精煉鎳供應偏緊,庫存持續減少並處於低位,低庫存是本輪鎳價強勢上漲的重要基本面支撐。
不過,他表示,目前中資企業在印尼投建的硫酸鎳原料新項目已經陸續投產,特別是市場期待許久的高冰鎳來了。海關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中國首次進口來自印尼的高冰鎳,實物量2614噸,爲印尼青山於1月24日發運的首船高冰鎳。同時,市場預計2022年印尼將新增5萬噸鎳的溼法中間品和近10萬噸高冰鎳產量,基本能覆蓋2022年新能源行業對鎳的原料需求,預計二季度之後全球精煉鎳持續去庫的局面將會有所改變,將給鎳價帶來壓力。
對於來自俄鎳供應方面的擔憂,劉崇娜認爲,市場此前擔憂俄羅斯鎳板等有色金屬實物無法在LME交割,但LME日前表示,不打算在歐美各國統一制裁範圍之外採取獨立行動,也無計劃限制俄羅斯生產的有色金屬在LME交易系統內流通。“主要是部分產業鏈企業仍擔心採購俄羅斯產的有色金屬實物面臨被西方國家制裁的風險,導致實際對俄鎳的採購量偏小。”
她表示,考慮到目前鎳市場整體處於低庫存狀態,且西方國家對俄制裁未涉及有色金屬領域,不排除後期俄鎳恢復正常供應並參與交割的可能。若是如此,那將有效補充市場供應缺口,對鎳價形成強壓制。另外,如果俄鎳能順利進入國內市場,那麼國內鎳供應短缺的擔憂也將會消散。
“此外,國內鎳進口也在逐步轉向盈利。”劉崇娜說,3月份受地緣衝突、倫鎳暴漲等影響,多數時間國內鎳進口處於虧損狀態。近期隨着LME調整規則和加強監管,倫鎳價格出現大幅回調,國內滬鎳則保持平穩振蕩走勢,內外盤倒掛程度不斷收窄,“滬倫比”向正常區間回歸,3月23日國內鎳進口再度轉向盈利,進口窗口的打開有利於後續鎳進口量回升。
高波動下投資者要謹慎參與
在劉崇娜看來,目前國際鎳市場仍然處於高波動狀態,後期可能繼續保持這種“動蕩”局面。特別是經歷本輪劇烈波動後,倫鎳市場成交量明顯下滑,而低成交量會放大價格波動,相關市場參與者參與倫鎳交易仍需謹慎。
“不難看出,現階段LME定價機制產生的價格信號仍存在一些非理性因素,產業機構難以認可和接受。在此情況下,相關投資者需更謹慎地分析倫鎳價格合理性,並結合國內外鎳市場特點,理性看待行情聯動邏輯。”範潤澤說。
劉崇娜建議,相關主體參與國際鎳市場前要合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綜合考慮匯率、時差、運費等因素。“國內鎳企業應根據自身風險敞口加強風險管理操作,利用國內期市進行‘兩鎖一降’避險交易。”
在範潤澤看來,中國和印尼的鎳產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鎳產業已經逐步從西方轉移至東方。2021年中國和印尼的含鎳生鐵產量已佔到全球鎳產量的46%,而精煉鎳僅33%,未來全球硫酸鎳的產量也將快速增長,這將壓縮傳統精煉鎳在市場上的份額。“而國內外目前運行的鎳期貨都是以精煉鎳爲交易標的,相關交易所應根據市場和產業變化盡快完善鎳期貨交易規則,增加交割品牌,並開發新的鎳期貨合約,以更好地滿足實體產業需求。”